早上刷金属行情时,电脑屏幕上的LME铝价K线图跳了一下——三月期铝价涨到2701美元/吨,涨幅0.82%。这才几天,市场风向就变了?
先理清楚:铝价突然"抬头",到底谁在推?
要弄明白铝价震荡上行的逻辑,得先拆解最近市场的关键变量。可以把驱动因素分成了"宏观东风"和"产业基本面"两部分。
宏观东风:降息预期成"强心针"。最近全球金融市场最热闹的话题,就是"降息"。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年内可能降息",国内MLF超额续作、LPR利率持稳,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越来越强烈。这事儿对铝价有多重要?我翻了翻历史数据:2020年疫情后美联储大放水,LME铝价从1400美元/吨暴涨到2022年的3800美元/吨;2023年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铝价又一路跌回2100美元/吨。简单说,美元流动性宽松时,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包括铝)会被资金追捧;反之则承压。最近外盘金属集体上涨(铜、锌都在涨),本质上是资金在提前押注"降息周期开启"。
产业基本面:供给稳、需求暖,库存拐点若隐若现。国内电解铝厂因电力供应改善(云南、四川等地限电结束)、利润修复(吨铝盈利从7月的500元涨到9月的1200元),运行产能确实在"稳中有增",8月产量环比小涨2%。但供给端的"温和增长"并没有压制价格,关键在需求端的变化。
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0%,带动铝合金车身框架需求;地产方面,"保交楼"政策推进,8月竣工面积环比增长15%,带动建筑铝型材需求回暖。更关键的是库存:上周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仓库里的货)环比减少1.2万吨,虽然绝对值还在60万吨高位,但"去库"信号已经出现。老王说:"如果9月能保持每周去库1万吨,10月就能看到库存拐点了。"
普通投资者该怎么看?记住"三个观察点"
聊到这儿,可能有朋友会问:"现在追铝价还来得及吗?"给三个实用建议:
观察点一:别只看铝价,盯着"美元指数"。铝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品种,美元走势直接影响其价格。最近美元指数从105跌到103,和降息预期直接相关。如果后续美国非农数据走弱(比如9月新增就业低于15万)、CPI持续回落,美元指数跌破102,铝价的上涨空间会更明确。反之,若通胀反弹导致降息推迟,铝价可能短期回调。
观察点二:重点看"下游订单",别迷信"库存数据"。库存去库是结果,根源是下游需求。如果突然出现"大量招工"的信息(比如某大型铝型材厂9月扩招30%工人),说明订单真的起来了;反之,如果招聘还是"零星几个",可能只是库存转移(贸易商囤货),不是真实需求改善。
观察点三:警惕"预期差",别追高"情绪盘"。市场永远有"聪明钱"。最近铝价上涨,可能有部分资金提前押注"降息+旺季",但如果9月实际需求不及预期(比如汽车销量环比下滑、地产竣工数据疲软),铝价可能"利好兑现后下跌"。我的策略是:用20%的仓位做"趋势跟随"(比如买铝期货或相关股票),剩下80%的仓位等"回调确认"(比如铝价跌回2600美元/吨再补仓)。
最后想说:铝价的"慢牛",可能才刚开始
2025年全球电解铝需求增速预计4.5%(高于供给增速3.8%),供需缺口约80万吨。这意味着,即使没有宏观利好,铝价也有"基本面支撑"。而当前的降息预期、旺季消费,不过是在"缺口"的基础上加了把火。
这或许是个信号——当产业端从"悲观观望"转向"积极备货",铝价的上涨周期可能才刚刚启动。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铝价不是"炒短线"的赌场,而是"看周期"的战场。如果我们能抓住"宏观东风+产业拐点"的双重逻辑,或许就能在这场金属牛市中,分到一杯属于自己的羹。
(注:本文仅为个人市场观察,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金属价格受国际政治、供需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投资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
#金银铜铁铝,资源品还能买吗#
#下半年A股投资主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