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震荡:上涨4228,下跌1100,涨停79,跌停36
上周五市场全线回调,今天来了一个小的反弹。上午市场还是比较弱的,下午才晃晃悠悠的起来,国防军工、医药以及港股市场表现不错。
没有看到什么突发的利好,完全是市场自我的调整。关于这一轮回调,我的看法就是短期内涨多了,尤其是之前最热门的科技板块(半导体、CPO、机器人),也是本轮回调最多的(10%以上)。
给大家分享一个最近身边的事情:存银行定期12年,收益会有多少?
我身边朋友意外发现了一张封存多年,被遗忘的银行卡,虽然卡已经过期,但登录网上银行,发现还有一笔钱。这个钱在2013年5月22日存入银行,并且默认是每年存成一年的定期存款。
初始资金:25000元,现在价值:31808.5元,横跨12年时间,累计收益率:27.2%,年化收益率2%左右。
最近这一年,也就是2025~2026年的存款利率是0.95%,能够取得2%的年化收益率要依赖于在前面几年的高利息,我汇总了一下过去13年的工商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如下:
标注的是利率变化的时间点:
2013年的存款利率是2012年7月6日更新的,那个时候还有3.25%;
2014年调整了一次;
2015年调整了5次,直接从3%降低倒1.75%,一年降幅1.25%(降低的这么快,和当年波澜壮阔的牛熊转换有极大的关系;
2022年~2025年,多次缓慢的调整,从1.75%降低到目前的0.95%。
为什么会今天和大家说这事情呢?
这个和资本市场是相关的,我的父辈那一代人,是不会理财的,因为根本不需要理财。钱到手里,要么买房子,要么存定期或者一些当时“保本保息”的产品。这个是有时代背景的:一年存款利率都3%,那3年、5年的定期、非国有大行的定期、大额存单、信托等等产品,5%以上都是轻轻松松。干嘛花时间、冒风险去研究债基、股票型基金。
所以,宏观利率的下调,给了资本市场一个更加适合的环境,要么忍受1年1%的利率,要么更高收益率但要承担更高一点的风险,这个区间就是债基、固收+、股票型基金的范畴了。
这也是我非常期待A股一场慢牛的原因之一,现在和过去很多事情都不同了。
今天GPU巨头,摩尔线程网上打新结束,中签率0.03635%,每股发行价114.28元,是今年唯一一只发行超过百元的新股,反应出资本市场对它的期待。它是科创板的新股,上市第一天应该没有涨跌幅限制,行情应该会非常刺激,没有打中的读者注意风险。
我今天又看了一下上个月10月24日,下单买的8G内存条,当时189元,整一个月后,今天再看289元,涨幅52.9%,远超各类其他的金融资产涨幅,要不人送外号“黑色金条”。
经过这一次,我发现,实体行业的现货市场反应速度,真的比资本市场要慢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