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们!今天上午的消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张洪章研究员已入选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储能领域专家。张洪章也将在太空开展电池技术相关研究实验!张洪章表示,其博士课题是《全钒液流电池用离子传导膜的制备结构调控及构效关系(研究)》,并为此设计了一个研究项目。而在本次航天飞行任务中,张洪章也将研究项目带上太空,并在天上开展这个实验。
今天上午又是储能领涨的一天~!

具体电池指数上午收盘如下:

首先来看看这个全钒液流电池与最近火热的固态电池啥区别:
他们虽同属电化学储能技术,但在技术原理、核心材料、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两者无直接技术关联,更偏向“互补而非替代”的储能技术路线。以下从关键维度对比分析:

总而言之,全钒液流电池与固态电池是电化学储能的“两条平行线”:前者深耕“大规模、长时、安全”的地面电网储能,后者瞄准“高能量密度、小型化”的移动/便携场景。两者的发展路径独立,但共同推动储能技术多元化——正如张洪章的太空实验聚焦VRFB在极端环境下的材料优化,而固态电池的研发则致力于突破电动车续航瓶颈,最终服务于“双碳”目标与能源系统升级的不同维度需求。
那么来看看跟我们生活更相关的电池信息吧:
锂电池的需求目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这个行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锂电池这两块。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5年1到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19.6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4.55%,占汽车总销量的46.03%;其中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幅更是达到89.40%。随着新能源车卖得越来越好,动力电池的安装量也跟着大幅增加——同期累计装机量494.1GWh,同比增长42.52%。从短期来看,四季度是新能源车销售的传统旺季,预计动力电池的安装量还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储能锂电池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高工锂电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储能锂电池总出货量430GWh,同比增长99.07%,接近翻倍。具体来看,电力储能出货365GWh,户用储能出货33GWh;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出货165GWh,同比增长65%。GGII预测,今年四季度行业仍会供不应求,全年总出货量可能达到580GWh,增速超过75%。
储能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行业政策支持、电池成本下降,以及国内外需求的明显增加。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的数据,2025年1到9月,中国储能新增的出海订单和合作总规模已经达到214.7GWh,同比增幅高达131.75%。
而消费电池方面,从短期情况看,考虑到行业的季节性特点,消费电池公司可能会在四季度加快收入确认。人工智能现在普及得越来越快,端侧AI已经成为重要的应用场景。比如在智能手机和PC领域,终端厂商都在积极把“AI助手”“AI载体”“AI应用”这类功能加入产品规划,AI热潮有望带动新一轮的需求释放和换机周期。而随着AI终端用得越来越广,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升成了必须满足的需求。
投资方面,中证电池主题指数(简称CS电池)更侧重电池产业链本身,覆盖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三大核心产业方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美联储再次降息!12月降息与否难料##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啥信号?##飞天茅台批发价跌破1700!酒价何时触底?##A股突破4000点!下个目标位在哪?#
$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6020)$
$易方达国证新能源电池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21034)$
$天弘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发起C(OTCFUND|021964)$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OTCFUND|013180)$
$万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发起式C(OTCFUND|018380)$
$工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5874)$
$嘉实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