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了三天连跌将近跌了11%以后,电池今天迎来了像样的大涨,领涨新能源细分板块,尤其是中证电池指数,甚至比科创和港股科技涨的都多(截至15:00),那么背后的逻辑能否支持长线增长?

全球领跑+集群优势: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根基稳固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早已确立全球话语权。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近日发布了“2024 年十大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榜单,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CATL)出货量同比增长31.7%,以高达37.9%的市场份额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也是中国厂商比亚迪,其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37.5%至153.7GWh,市场份额为17.2%,同比也增加了1.3个百分点。全球前十强中更占据6席,产业从早期劳动密集型成功向技术密集型跃迁,形成从材料、设备到整装的完整产业链集群,规模效应与技术壁垒构筑起深厚护城河。
技术迭代不止:安全与性能的双重突破
行业技术升级从未停步。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锂,再到新一代磷酸铁锂的技术轮回中,中国企业持续破解“性能-安全”平衡难题:
比亚迪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将体积利用率从40%提升至60%,彻底打破能量密度瓶颈;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通过CTP 3.0技术实现四倍换热面积,兼顾高能量密度与散热效率;广汽埃安弹匣电池系统更攻克三元锂“热失控”痛点,实现“五分钟不起火不爆炸”。
技术落地直接反映在装机量上——2023年一季度,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已达68.2%,正式超越三元锂,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聚焦新痛点:快充+全气候,打开增长新曲线
当续航里程不再是核心焦虑,行业正转向“充电速度”与“全气候适应性”两大新战场:
快充技术: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已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彻底消除补能焦虑;
全气候适配:企业通过智能热管理系统优化低温性能,部分产品低温充电时间缩短25%以上,北方用户冬季用车体验大幅提升。
产业链研发投入强度同步印证技术突破——第三方检测机构新能先锋营收从首年3500万元增至第四年2.5亿元,复合增速超百倍,研发驱动成长的逻辑持续兑现。
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技术引领+三重驱动
站在当前时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凭借持续高强度研发,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快充等领域已全球领先。随着超充网络普及、全气候车型放量,新能源汽车使用体验正加速向燃油车看齐,终端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对于投资者而言,电池板块具备“政策支持+技术壁垒+需求爆发”三重确定性:短期看,板块调整后估值性价比凸显;中长期看,全球电动化趋势不可逆,龙头企业技术溢价与市场份额提升将持续贡献超额收益。其中中证电池指数除了有固态电池占比超4成,储能概念占比也高达6成,还包括了消费电子电池,更加能全面布局电池未来前景。

#3900点得而复失!A股风格要改了?##机器人新催化?马斯克构建“世界模型”##OpenAI联手博通!AI产业链怎么投?##黄金逼近4200美元!美银:明年5000#
$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6020)$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联接C(OTCFUND|013180)$
$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2863)$
$易方达国证新能源电池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21034)$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联接C(OTCFUND|011036)$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5)$
$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