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跌不意外,周末帖子已做全面分析。这种行情个人体验差别极大,仓位重的坐卧不安,后悔没减仓;仓位轻的心中窃喜,刚好可以低吸。
黑马是仓位比较重,但手中有子弹。节前大幅减仓了科技,加仓了债基,提前做了风险对冲,心中一点也不慌。加上重仓标的主要是低位滞涨的医疗生物,还在历史大底部区,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科技仓位比较轻,刚好可以借这波调整来加仓,布局下一波段的科技行情。虽说遗憾嘛,还是有的,港股创新药没有减仓,完全躺枪,不过它的仓位极轻,不到2W,对账户影响不大,基本上可以忽略。
这轮牛市还没走完,战略任务还没有完成,短线调整结束之后还得继续牛下去,这是大格局大趋势,中线仍具良好潜力,这波调整是对上涨过快的修正,基于这一判断,黑马继续潜伏潜力赛道。
今天低吸精准医疗、生物医药、港股科技,减仓债基是为了空出资金,为接下来的大抄底做准备。

1、港股科技
最近港股科技走得有点弱,主要是外围扰动所致,行业自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市场逻辑依然过硬,黑马继续中线看好,今天逢大跌低吸一笔手中的$国泰海通中证香港科技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22122)$。

这只产品黑马投了200多天,目前浮盈13.7%,短线可能还会有回撤,准备继续低吸加仓打好阵地战。
持续看好港股科技及这只产品主要三大原因:
一是核心竞争力超强。腾讯、阿里巴巴、美团、京东、快手等行业龙头在各自领域建立了强大竞争壁垒,多元化业务生态、高粘性庞大用户群、良好的外延扩张能力,使得这些科技巨头具有突出的市场地位与核心竞争优势,外来者很难从根本上打败它们。
二是盈利能力突出。比如,腾讯构建"社交 + 游戏 + 金融科技 + 企业服务" 多元化业务生态,阿里巴巴转型为电商和云计算双料龙头,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持续深耕,成熟的商业模式带来超强变现能力,现金流非常充沛。
三是长期成长性良好。腾讯、阿里、京东、百度等科技巨头在 AI、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持续投入,AI助力业务生态优化,技术优势进一步强化。AI不仅赋能自身,还可以迅速复制给战略合作伙伴及跨行业融合,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相比恒生科技,中证香港科技指数不仅涵盖了互联网科技龙头,也涵盖了创新药龙头,行业分布更均衡,充分受益科技、创新药两大高景气度赛道成长红利,实际走势上港股科技也要比恒生科技更强一些。

技术走势:日线上,下方白线处是共振支撑位,这里有止跌契机,如有效跌破,下步可能要考验年线支撑。

周线上,指数位置仍在大底部区,距离上轮牛市高点还有良好空间,当前仍是不错的定投机会区。今天逢跌低吸一笔,后市如有调整继续择机加仓。
2、医疗生物
精准医疗、生物医药没什么太多要讲的,行业有着长期发展潜力,市场空间足够大,估值与位置均处于历史性大底部区,中长线性价比超高;加上这轮牛市中一直没怎么涨,补涨自然少不了。大底部区的杀跌,在我看来刚好是低吸机会,所以继续低吸。这一赛道仓位比较重,待它们爆发涨上一波后适当降仓位,把仓位分布整体上均衡一下。
最后还有请友友们顺手点个赞,给个鼓励支持,万分感谢!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具任何指导意义,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提及个股基金仅为记录市场观点和实盘操作过程,不做任何推荐。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投资者需注意市场波动风险。
#券商把脉:冲击小于4月 黄金坑再现?##全球市场深夜暴跌!纳指重挫超3%##大消费板块逆市拉升!行情能否持续?#
3、化工

化工调的太少,先搞一笔吧,希望能再跌跌。
化工虽然是周期性行业,但它并不完全是落后产能了,如今已带上科技属性,大量科技产品需要用到化工原料,比如电路板、化学电子、半导体芯片、电池等,正因为它的科技属性,所以近期涨的不错。行业当前处于周期底部,一旦经济复苏增强,波段机会就来了。

化工净利润增长率连续三年同比下降,2023年触底,今年上半年转正,说明行业开始底部回暖。

市净率处于历史低位,中线性价比很高,位置低,持有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