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处于调整期,多空双方都在争夺主导权,于是赛道继续分化,大科技冲高回落,港股创新药小幅跳水。最近一段时间,行情以震荡为主,单边上涨的可能不大,反而调整的可能在增加。于是黑马操盘策略也转向防守,大力加仓债基和红利,用来对冲风险。
中期来看,牛市仍将继续,只是短期不能太上头,需要注意节奏问题。今天加仓恒生科技、红利低波,所有中线标的继续持有。

1、恒生科技
恒生科技这轮牛市中确实没少涨,如果深入分析上涨背后的市场逻辑,会发现中线机会可能远未结束。我主要看好两点:一是估值和盈利修复渐入佳境,二是AI浪潮带来巨大想象空间。
经过前几年的深幅调整,恒生科技大跌75%,众多科技巨头估值被压到地板上,虽然这轮行情涨了不少,但指数估值依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并未出现极度高估情况。更重要的是,港股科技政策面、基本面明显回暖,腾讯、阿里、京东、小米等科技巨头业绩大幅增长,有了基本面支撑市场信心更充足,行情往往能走得更远。
比起估值修复,AI技术突破带来的产业革命则是更强更持久的推动力。2025年国产AI大模型遍地开花,性能比肩世界一流水平,确实让市场看到了中国科技在人工智能竞争中的强悍实力。恒生科技涵盖了国内AI领域核心玩家,不仅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大,更在应用端快速推进。
阿里云业务Q2营收达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创三年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公司单季度资本开支同比激增220%至386亿元,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投入,并计划未来三年持续投入3800亿元。
腾讯Q2营收同比增长13%至1800亿元,AI技术在游戏、金融等场景的商业化加速落地,其中广告业务因AI精准投放技术驱动收入增长20%,游戏业务在 AI 助力下收入同比增长 22%,连续三个季度保持 20% 以上增速。
可见,AI已不再是单纯的题材概念,正实实在在的创造价值。国产大模型已广泛融入到金融、教育、医疗、科研、管理、工业生产等方方面面,拉开了赋能千行百业的序幕。
应用端发展形势喜人,相对短板的硬件端也在突飞猛进。国内互联网龙头大厂宣布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通过异构计算平台整合不同芯片,提供高性价比AI算力。更有两家互联网巨头开始使用自研芯片训练AI模型,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看待恒生科技已不能再用老眼光,站在时代浪潮角与AI革命视角上审视,就会发现它正孕育着澎湃的新生动力。一旦AI有了实质性重大突破,整个产业链都将沸腾爆发。

技术走势上,彻底扭转了下跌趋势,进入中期上行趋势,近日创出新高,打开行情空间;前高附近或有震荡消化压力,但中期大势向好。
美联储重启降息窗口,全球资金活水更加充沛,与外围市场相比极具估值优势的港股科技龙头将吸引大量国际资本增持,恒生科技有望借力走出中线行情。
今天加仓一笔$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同类中费率很优惠,申购0费用,满七免购回,近日如有回调择机加仓。
2、红利低波
最近红利行情表现不尽人意,主要受银行等高股息板块走弱影响,经过这一波调整之后,我想又到了可以逐步低吸的时候了,今天回补一笔中线持有的$东方红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C(OTCFUND|012709)$。

前面高点区大减仓,如今已做出差价,准备陆续接回筹码,如此决策主要出于两点考虑:
一是投资价值突出,很适合做底仓资产。重仓基本面优秀、盈利能力强、估值低股息率高的优质大蓝筹大白马,具有良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很适合做压舱石对抗市场意外调整风险。
二是低波属性突出,可对抗市场波动加剧风险。3900点以上压力较大,科技赛道连番大涨后积累了巨量获利盘,市场需要一次充分洗盘。从资金动向与盘面动向来看,确实出现了明显分歧,波段调整可能加大。
这只基跟踪东方红资管自编的东证红利低波指数,自成立来便体现出明显的低波特性。

2022年沪深300大跌超21%,这只产品仅微跌不足一个点;2023年沪深300跌超11%,它则逆势上涨近10%;2024年沪深300上涨14.68%,它则大涨30.14%。

成立以来,收益率平稳上行反复新高,既抗跌又能涨,可用来对冲市场调整风险,平滑账户收益。
经过前面这波调整,银行、保险、电力等蓝筹板块估值压低、股息率升高,长线投资价值提升,吸引机构大资金回补仓位,加上市场可能要进入调整期,要发挥作为护盘主力军的作用,于是决定再投上一波。今天低吸一笔,后面如有调整择机加仓。
最后还有请友友们顺手点个赞,给个鼓励支持,万分感谢!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具任何指导意义,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提及个股基金仅为记录市场观点和实盘操作过程,不做任何推荐。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投资者需注意市场波动风险。
#光交换机(OCS)成AI产业链新热点##高盛称A股“慢牛”格局稳固##美联储降息25基点!政策重点转向##三大指数集体调整 A股再迎牛回头?##定投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