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无疑是近期热点中的热点,近日两条重磅消息交织震荡——一边是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双方将联合开发面向PC与数据中心的芯片,英特尔定制x86 CPU的消息一度让其股价暴涨超30%;另一边是华为在全联接大会上甩出"未来三年AI芯片路线图+超节点算力王炸",彻底点燃市场对国产算力自主的期待!
【全球算力格局生变,国产突围再获强支撑】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世纪联手",表面是巨头间的资源互补,实则折全球AI算力竞争的白热化:当GPU与CPU的协同成为超节点时代的关键,谁能掌握异构计算核心技术,谁就能主导下一代算力基建。这一背景下,国内企业正加速补位——国海证券明确指出,海光信息作为国内唯一规模化量产高端x86架构CPU的厂商,在CPU+AI加速器的异构计算新范式下,有望凭借技术积累持续受益,成为国产算力拼图的重要一块。
而华为的全联接大会,则用一份"硬核答卷"展现了另一种突围路径。会上,华为首次公开AI芯片未来三年清晰规划:
Ascend 950PR:2026年Q1推出;
Ascend 950DT:2026年Q4推出;
Ascend 960:2027年Q4推出;
Ascend 970:2028年Q4推出。
更令市场振奋的是,华为同步发布了基于超节点技术的Atlas 950/960 SuperPoD超节点,以及配套的Atlas950/960 SuperCluster集群——算力规模分别突破50万卡、直达百万卡!平安证券认为,华为超节点在卡规模、总算力、内存容量、互联带宽等关键指标上全面领先,已达到全球最强算力水平。
尽管华为无法通过台积电投片导致单芯片算力与英伟达存在差距,但其通过超节点互联技术的突破,以"万卡级集群"实现了全球顶尖的算力总和。正如华为徐直军所言:"我们用系统级创新弥补了单点不足,这是中国算力自主的关键底气。"
【算力需求井喷,国产替代进入"黄金兑现期"】
大模型落地提速、AI应用门槛降低,正推动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AI芯片市场规模仅184亿元,预计2025年将飙升至15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2.7%!这轮需求浪潮中,国产算力产业链正迎来"天时地利":
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华为超节点、海光x86 CPU等核心技术的落地,叠加国产替代政策加码,推动产业链从"可用"向"好用"跨越;
海外受阻+国产补位:英伟达等海外芯片在国内市场的限制,为国产算力芯片腾出了明确的市场空间,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均有望受益。
平安证券进一步强调,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是大势所趋,而作为核心底层技术,其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其中,AI算力芯片设计厂商(如寒武纪、海光信息)将深度受益;先进晶圆制造与封装厂商(如中芯国际、长川科技)作为工艺保障,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压舱石"。
【布局设备材料,抓住国产算力"卖铲人"】
回到投资视角,无论芯片设计如何迭代、算力集群如何扩张,上游设备与材料始终是支撑产业升级的"地基"。在众多半导体指数中,中证半导体指数"设备+材料"含量超90%,精准覆盖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等国产替代核心环节。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基本面韧性:2025年中报显示,指数7成成分股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第一权重股寒武纪营收暴增4348%,海光信息净利润增23%,拓荆科技在手订单高达94亿......业绩高增支撑下,指数近一年涨幅达116.64%,大幅跑赢创业板指、半导体产业指数等同类资产,今年以来涨幅第一。(数据区间2024.9.19-2025.9.18,来源iFinD)
【结语:算力自主长坡厚雪,设备材料正当布局时】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华为的超节点突围、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多重信号都在指向一个结论:国产算力自主已从"战略口号"迈入"落地兑现"阶段。而在这场算力革命中,上游设备与材料企业作为"卖铲人",将持续受益于下游需求的井喷。

#光交换机(OCS)成AI产业链新热点##高盛称A股“慢牛”格局稳固##美联储降息25基点!政策重点转向##三大指数集体调整 A股再迎牛回头?#
$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5968)$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OTCFUND|008888)$
$华夏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4418)$
$德邦半导体产业混合发起式C(OTCFUND|014320)$
$易方达半导体设备ETF联接C(OTCFUND|021894)$
$广发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