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6 10:00:40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基金别瞎买,搞懂这个指标很重要!



最近,基金业绩基准成为高频热词,在市场整出了不小的动静。

周三午后大金融板块狂飙,据说和主动权益基金对银行、非银金融板块的大幅低配,与沪深300这一主流业绩基准指数的行业权重差异密切相关,凸显了业绩基准对投资行为的深刻影响。

111

只可惜,周四保险、券商板块又偃旗息鼓了,连涨数天的银行板块也飘绿了。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6大功效,你真的会用么?我们该如何利用业绩基准挑选基金产品?基准纠偏火热进行中,还有哪些基金值得修改?稍微展开聊一聊。

业绩基准是个啥?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公司设定的一个参考指标,用于衡量基金业绩表现的基准线,反映了基金的投资目标和风险特征,其形式因基金类型而异。

股票型基金:常见基准包括沪深300指数、中证800指数等指数,聚焦股票市场表现。

混合型基金:多采用“股票指数+债券指数”的复合形式,如“沪深300指数 60%+中债综合指数40%”,体现股债资产配置比例。

债券型基金:以中债综合指数、中债国债指数等债券指数为主,侧重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水平。

行业主题基金:以特定行业或主题指数为基准,如中证 TMT、医药、消费指数等,明确投资领域。

数据显示,在成立满1年的3988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超半数以复合指数为基准。其中,沪深300指数最受青睐(1887只),中证800指数(682 只)、中证500指数(148只)紧随其后。近年来,行业主题及风格指数基准的基金数量显著增加,医药、消费、新能源、红利等基金占比居前。

IMG_256

业绩基准的6大妙用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对于我们投资,实在太重要了,具有从业绩衡量到投资决策的全链条价值。

衡量超额收益:业绩比较基准为基金收益提供了客观参照。通过对比基金实际收益与基准表现,可清晰判断基金是否创造超额收益及稳定性。例如,某主动偏股基金以沪深300为基准,若连续3年跑输指数,可能反映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能力不足,需谨慎持有。

确定资产定位:含多类资产组合的业绩基准,直接揭示基金的投资方向与大类资产比例。如某 FOF以“90%债券指数收益率+ 10%股票指数收益率”为基准,表明其以债券基金投资为主、股票基金为辅,整体风险收益特征偏向稳健,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明晰投资策略:业绩基准影响基金经理的策略制定与调整。以中证500、北证50等中小盘风格指数为基准的基金,通常采用主投中小盘成长股的策略;而以沪深300为基准的基金,更倾向于大盘股投资,策略差异清晰可见。

表征产品风格:基金的投资风格、行业或主题通常在业绩基准中体现。例如,华安医药生物A(022690)以“中证生物医药指数收益率75%+恒生港股通药品及生物技术指数收益率15%+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 10%”为基准,明确其聚焦A股及港股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风格。

约束投资行为:监管层上周重磅公布的公募高质量改革方案中,强调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对3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显著超越基准的基金经理,可适度提高薪酬。这一机制促使基金经理紧扣基准,避免风格漂移,专注追求超额收益。

辅助挑选决策:投资者可通过业绩基准了解基金的投资方向、资产配置及风险收益水平,判断是否与自身目标匹配。保守型投资者可选择债券类资产占比高的基准基金,激进型投资者则倾向于股票指数为主的基准产品。

这些基金也该改下基准啦!

长久以来,公募基金看重业绩的弹性和同类排名。业绩比较基准的不科学之处比较多,挂羊头卖狗肉,风格飘移频现,部分基金甚至没有基准。如今,公募纠偏显得尤为迫切。

老司基发现,最近这段时间,已有多只公募基金变更了业绩比较基准,涉及混合型、股票型、债券型等多种类型产品。有些基金,将新近发布的指数纳入到了业绩比较基准之内,如中证A500指数;有的产品,则根据当前持仓情况而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基金业绩基准明显存在问题,比如以下这几只,都是以定期存款为基准的含权类产品,这真的合适么?

IMG_256

对啦,还有两只“老大哥”,南方稳健成长(202001)、华夏成长(000001)。从代码来看,应该分别是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旗下的“长子”,直接没有业绩基准,这个太反常啦。这两只基金均成立于2001年,是灵活配置型基金,近三年的股债比例都在7:3附近。

对于普通基民来说,该如何利用业绩比较基准选基金呢?首先,判断自己的需求,想配什么风格资产,像沪深300偏价值,中证500偏成长;中证800、A500更均衡、行业覆盖面更广。其次,基准与需求匹配后,再根据产品的历史业绩,选择超额稳定性好、盈利模式相对可持续的基金即可。

老司基认为,业绩基准调整是个大工程,希望能够科学校准吧。对于我们而言,深入理解业绩基准的内涵与作用,善用这一指标,方能在基金投资中更精准地匹配需求、把握机会。


#美容护理概念活跃,业绩推动or资金炒作?#

#保险、券商大金融集体爆发!什么信号?#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