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这篇文章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焦虑源于担心踏空
现在做投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市场定价的逻辑有点乱。逻辑的混乱,就导致很难去做一些判断。
深挖背后的原因,柠檬君觉得是就是担心踏空的焦虑。
市场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比较到位,所以大家对于上涨是有比较强预期的,但是市场的基本面和资金面可能还不够支撑,但是大家都怕错过大的机会。这种焦虑,就导致一些有瑕疵或者有待验证的逻辑,得到认可并迅速兑现。
甭管靠不靠谱,先买上再说,先上车,不行再下车,万一这是高铁呢?
说实话,这对于更重视基本面的投资者实在不友好。好不容易挖到机会,很快就超出预期了,高估卖出后还能涨,直接把未来空间都给兑现,一大块肉就吃上一小口,后面也不敢再吃了。
焦虑是普遍存在的心态,也没什么办法……
躺平最大的风险是都躺平
那不焦虑的话,躺平行不行?躺平最大的风险是都躺平。
现在奋斗N年存够钱就躺平的人越来越多,不过风险也悄然出现。
想要躺平,收支平衡是重要支撑。支出这部分主要靠压低生活成本,比如去小城市生活;收入这部分则主要靠存的钱生钱,另外再灵活拓展点其他收入。存的钱还要防备意外的大额支出。
对于平衡来说,钱生钱是非常关键的。一旦这部分收入不行,那收入压力起来,躺平也躺不平了。
随着无风险收益率下降,钱生钱的收入水平也下降,现在已经来到比较低的水平,想要有不错的收益,着实有些难。其实这也反映出整体的投资回报水平在下降。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帮你负重前行,都躺平了也就都躺不平了。
愈发不信任
基金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一个分支,而资管行业,就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放心托付最重要的就是信任,恰恰赶上愈发缺少信任。
当信任缺失,就是有越来越多的怀疑,方方面面。
而信任本身是提高效率的法宝,当信任不足,方方面面的效率也就变低了。这也不仅仅是基金投资面临的问题,也是方方面面的困难。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