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人在我短贴的评论区留言说:“一年才十多个点,你到底怎么想的?”他的意思是上证50近一年涨幅才十多个点的收益率,比起科创50这类泛科技指数50%到60%的收益率实在不够看,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路径依赖现象。我记得2022年年底我曾说过:“是时候布局债券型基金了。”当时就有人说:“债券型基金连银行利率都跑不赢,就这还有配置的必要?”现在回头去看2023年的债市行情非常好,走出了强牛市行情。很多投资者只会线性外推,这种情况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实上市场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受路径依赖的影响,很多投资者可能不等市场回到3000点就已经大幅度亏损了。当下科技股走弱之后,很多投资者受前期科技股强势的影响认为当下是黄金坑,于是选择补仓以降低亏损幅度,期望科技股走强后能够实现盈利。但这里的前提不一定会成立,科技股短期内走强的情况不一定会出现,事实上我们没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如果有不至于会遭遇到“黄金坑”行情,早在黄金坑出现之前就已经精准离场了。持续补仓的行为如果遇到的是抱团瓦解行情,那么若干年后回头来看可能并不明智。从长期价值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当下的科技股估值是非常高的,截止中午收盘,科创50的市盈率是181.30,中证半导体的市盈率是149.07,超过百倍的市盈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行业保持当下的盈利能力,那么需要100年才能收回成本。当然有些青睐成长型行业的投资者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市场愿意给出如此高的价格,并不是因为看中这些行业现在盈利的资金,而是预判它未来能够大幅度盈利。但我个人以为即使行业内会涌现出全球行业巨头,整个行业百倍的市盈率还是太高了,强势阶段百倍市盈率没什么问题,但弱势行情就得考虑行业质地能否支撑百倍市盈率。
过去几天不断有读者问我能不能补仓创业板50,提出这些想法的投资者大多不熟悉我,而熟悉我的读者知道我是个量化投资者,从轮动策略的角度来看如果当下我还持有它,我只会止损换成更强势的指数,比如中证红利或者上证50,而不会选择补仓。
实盘业绩展示:

具体操作内容:
$长城周期优选混合发起式C(OTCFUND|021637)$加仓2000元。

今年以来有色金属整体表现非常亮眼,属于A股不折不扣的硬核资产。亮眼行情的出现其实是铜、黄金以及稀土等板块多重利好共振的结果。当下全球铜矿供应紧缩导致长期机会显著,黄金受多国央行持续配置价格走强已成国际共识,而稀土由于战略属性越来越重要,管理层出手管控同样导致全球供应下降,价格因此攀升。此外在宏观降息周期的背景下,有色金属可能会迎来历史性的热度。
长城周期优选混合C的选股涵盖了有色金属核心的细分领域,从黄金到工业金融,再到稀土,不管有色金属的细分行业如何轮动,都能为投资者分享行业成长的红利,基于这个原因,个人准备持续布局该基金。
$天弘中证银行ETF联接C(OTCFUND|001595)$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0628)$
$永赢制造升级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24203)$
$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2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