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A股午后震荡上行,科技板块中的芯片、机器人等赛道表现活跃,机器人ETF基金(159213)当日以2.38%的涨幅强势收涨。资金持续流入,该基金当日净流入超550万元,此前两日累计吸金已突破2800万元。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同步上涨2.44%,成分股普涨,其中南网科技(688248)涨幅达7.96%,江苏雷利(300660)、中大力德(002896)涨超6%,双环传动涨超4%,大族激光涨超3%,科大讯飞涨近3%,汇川技术、机器人、云天励飞等涨幅超1%,石头科技、中控技术等微涨。
当日盘中,市场流传某机器人龙头企业获得大额订单的消息,推动板块快速走高,相关千亿市值龙头一度涨停,但该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消息面上,《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正式印发,明确提出研发具备听、说、情商、智商及技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其量产,并推动端侧芯片、灵巧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化突破。
海外市场方面,Figure 03人形机器人正式发布,量产预期明确据Figure AI规划,其制造基地BotQ首期年产能达1.2万台,未来四年累计目标10万台。该产品结合自研VLA模型Helix,家庭场景适配能力突出,量产规划清晰有望带动产业链公司受益。企业层面,10月14日领益智造在互动平台披露,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东莞领智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其持股80%为控股股东。此次合作始于2023年底的战略框架协议,2024年升级为ODM合作,合资公司成立标志着双方协作从技术层面转向产业落地的深度融合。机构指出,"AI技术+精密制造"模式有望打通从算法到量产的全链条,在工业柔性装配、智能物流等场景潜力广阔,与IDC预测的工业具身机器人市场35%复合增速趋势契合。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Figure 03发布及智元机器人获数亿元G2框架订单(国内工业具身智能领域最大订单之一),表明国内外企业商业化路径取得实质突破,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开源证券分析,机器人板块估值体系正重构。参考Figure规划四年出货超10万台对应400亿美元估值特斯拉Optimus计划交付100万台或带来5000亿美元新增市值,按单台40-50万美元估值计算,国内头部企业若未来三年出货10万台,市值空间或达3000亿元人民币。
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上游涉及传感器、减速器等硬件,中游为系统集成与算法研发,下游包括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应用场景。该指数结构与产业链高度契合。
#机器人新催化?马斯克构建“世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