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震荡:上涨2392,下跌2735,涨停67,跌停23
上证指数止步8连涨,有意思的是在市场收盘前的3分钟,上证指数还是微涨0.03%,眼瞅着就是9连涨,没想到集合竞价阶段被砸下来,最后全天跌幅0.11%.
最近这段时间,市场小幅度震荡,大家别急,正好是财报季叠加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资金也不敢进场,耐心的等待。
今晚AI芯片龙头,寒王公布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整体来看,算是超预期的表现。
首先来看,2024年年报,主营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66%,利润亏损4.5亿,比上一年少亏3.96亿元,和之前的业绩预告基本吻合。
重要的是一季报:
营业收入11.1亿,同比增长4230%,利润3.55亿,去年这个时候是亏2.2亿。昨天的文章里有说,今年分析师的一致性预期大概是扭亏为盈,但全年预测的利润不足1个亿。这上来第一个季度就盈利3.55亿,算是超预期表现了。营业收入也是超预期的表现,全年预测是32.22亿,第一季度就是11亿,全年超过40亿应该没问题。
结合寒王去年涨了387%,今年涨1.75%,应该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是个利好。看来这寒王的AI业务远超大家的想象力。祝愿中国的AI事业快速发展,从软件到硬件形成自己的体系,摆脱对于美国的依赖。
前天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的表达了不会降息的态度,之后欧洲降息25个基点。
于是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开始了念念叨叨,主旨就是美联储早就应该降息了,否则准备解雇鲍威尔。
那为啥欧盟敢降息,美联储不敢降息呢?
核心还是因为对于通胀的预期。
从最新的3月核心CPI来看,美国是2.8%,欧洲是2.6%,差异不大,而且从过去一年多的趋势来看,通胀都是逐步缓和的。
那造成2个决策区别的就是对于未来通胀的预期,如果不是特朗普挥舞起关税大棒,那美国的CPI还是有可能降低的,给与美联储降息空间。但现在美国目前已经落地的加税政策有:
1 对所有的铝、钢加征25%;
2 对所有的汽车和核心零部件加征25%(传言会暂停)
3 对所有的国家征收10%的基础关税
4 对我们的125%的关税
这基本都把美联储的降息空间打没了,所以鲍威尔宁可冒着被替换的风险,也不降息。
目前从事中美外贸的人,大都处于观察等待的阶段。等什么呢,等最后关税政策的缓和,因为关税政策导致的物价上涨,马上就会反馈到终端的消费者,并最终反过来影响特朗普的决策过程。
例如,这几天美国几家互联网电商公司开始发通知,准备提高价格了。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造成了全球贸易的不稳定,电商公司的运营成本增加。而且最近美国取消了对小额包裹免税的待遇,把手伸向老百姓的快递,最终会导致快递的价格大幅度上涨。
同时这些电商公司,由于担心未来的销售业绩,也主动降低了在脸书、谷歌等互联网公司的广告业务投放,这样又会影响纳斯达克龙头股的利润。所以看似美国加关税是对自己的保护,但其实回旋镖打在了自己身上。
造成美国现在贸易赤字、财政赤字的根本原因不是其他国家的产品,而是美国从政府到个人的消费主义盛行导致的失衡:
政府提高社会福利,降低企业税收,增加开支减少收入;
个人刷信用卡透支,提前消费,而不是储蓄。
当一个国家\家庭\个人的总消费持续超过其总储蓄时,必然就需要通过外部借钱来填补缺口,这个才是美国贸易赤字、财政赤字的根本原因,不从自身的原因找问题,四处找茬。
不过,最近从特朗普的口风来看,有可能关税政策还会发生缓和,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