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非常迅速,很多方面都做的较为突出,智能驾驶,续航能力,安全性能等等,作为国人我肯定是为此感到自豪的,因为我们终于可以有了自己的汽车品牌可以和国际汽车巨头掰掰手腕了,我们买车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新能源板块在19-21年这一波也给我带来了不错的回报,虽然没有全身而退,但也吃到了大肉。正因行业发展的红利,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也在21年进军了新能源造车行业,而且效果还非常不错,对于这家新的造车企业我是很看好的。在2024年军jun交付了13.5万辆,这家公司的股价在22年10块附近涨到近了60元,市值一度超1.5W亿,市场对其重新进行了估值。此时恒生科技指数也在几个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带领下迎来了估值修复。
然而一直让我所困惑的就是军jun的企业究竟是科技公司还是制造业公司?如果是科技公司,那么这个估值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科技公司向来都是暴涨暴跌,但如果是制造业公司,那么市场给的估值就明显贵了很多。这几天虽然网上报道的一个大米SUV碰撞事件导致该车企公关面临严峻考验,似乎加速了该公司股价回归正常价值。但是在我看来就算没有类似这种事件发生,其股价重新被市场定价只是时间的问题。新能源车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是非常残酷的,目前依然有不少车企依靠政策扶持去存活,未来也许会有大批新能源车企品牌不复存在了,这就像10年前的智能手机行业一样,最后留下来的也许就那么几家。当然我是非常希望军jun的车企未来依然能留在这个市场里面享受最后的胜利果实,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科技产品,让我们的驾驶体验充满科技感的同时更具备安全性能。#SU7事故致3死!雷军:绝不回避责任# #吃药行情来了!港A创新药集体爆发# #特朗普4月1日晚或4月2日宣布关税细节# #科技股各板块轮番表现 你怎么看这波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