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债市一直处于“钝刀割肉”的状态,最近几天终于有一点起色了。
今年国债指数走势

很多朋友比较关心,这次的回暖能否持续,债市在四季度会不会重回阴跌的状态?
先说我自己的判断,尽量清晰不含糊:四季度初降准降息很难落地,因此持续大涨概率不高;大方向是企稳复苏,总体复苏节奏应该是先快后平;几个重要节点前后可能有大波动。
上面这句话里面其实有3个判断,下面会一一展开解释。
第一个,为什么降准降息难落地,持续大涨概率不高?
其实今年5月降准降息之后,市场原本还一直期待还有一轮降准降息,但是从最新表态来看,降准还有一定概率,而降息估计还要等待。
5月8日央行下调政策利率10个基点,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同步下调10个基点,存款利率也相应调降。此外,央行还将再贷款利率降至1.5%,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
降息的制约因素:
1、股市最近持续火热,降息会降低资金成本,可能导致资金进一步流入股市,导致出现“疯牛”行情和泡沫,这应该是上面不愿意看到的。
2、银行的净息差最近几年被持续压缩,而且目前还存在流出压力。换句话说,央行降息后,银行要逐步降低存款利率,导致存款的吸引力持续下降,资金从银行流出,可能导致银行经营压力增大,影响金融市场稳定性。
由于降息难落地,债市持续上涨的重要基础(资金面持续明显宽松)也就并不牢固。四季度资金面可能延续常态化适度宽松,阶段性紧张的局面。
加上股市行情持续火热、费用新规导致的赎回压力、名义GDP的上行等原因,债市要像去年四季度一样持续大涨是蛮困难的。
第二个,债市大方向为什么是企稳复苏,节奏为什么是先快后平?
我认为支撑债市企稳复苏的因素主要有4个可以聊聊:
1、债券在四季度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今年财政发债的节奏比较快,国债和地方债四季度额度只剩下月21.5%和22.1%,明显低于去年的26.3%和30.5%,所以四季度利率债的供给较少。

从需求来看,四季度保险公司“开门红”资金配置需求比较强,债市经历过三季度下跌之后,当前点位配置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如果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债市企稳复苏就具备了第一个支撑因素。
2、宏观经济数据继续有利于债市。
这个不宜展开,大家看到最新披露的8月经济数据(包括地产销售数据、消费数据、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等),应该能够体会。从逻辑上说,如果经济复苏利好股市,经济低迷则利好债市。
3、四季度央行还有下场买债的可能。
这个其实传了很久,由于之前债市大涨,央行暂停了买债。那么假如债市继续调整,很有可能就重启买债,这也是债市企稳的最大底气。
4、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债市跌幅已经比较大,下跌空间有限。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阶段性突破1.8%这一重要心里点位,30年期国债则突破了2.1%(近期活跃券更换之后则是突破了2.2%)。这个点位之下,还是很多人会采取越跌越买进行慢慢配置的。

根据最近十几年债市的行情来看,债市最长的下跌周期也不超过半年,那么从7月算起,今年债市持续下跌已经持续3个月了,从时间维度看,后续继续下跌的时间也不会很长了。
至于节奏的判断,因为目前债市回调幅度比较大,但是趋势不太好,所以有很多资金还在观望,一旦几个利空落地,资金配置进来的速度会很快。所以一旦出现企稳信号,债市回暖会很快,第一轮上涨结束后,后面就只能是慢涨横盘为主了。
第三个,后面有什么节点,可能导致债市的大波动?
有几个事件和时间点,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因为没有落地,我就不作猜测了。
一是基金费率新规落地,如果按照意见征求1个月来算,估计10月初可能就要出结果了。
二是上面涉及经济政策的重大会议,包括ZZJ会议等。
三是中美的外贸相关的会议,一旦比现在情况有重大变化,也会产生影响。
#固态电池最新突破:能量密度创新高##长假来临 持基过节还是持币过节?##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老登股VS小登股!业内大佬“激辩”##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南方中债7-1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E(OTCFUND|01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