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有色金属板块冲高回落,盘初一度大涨,中国瑞林、华钰矿业涨停。

本轮有色金属强势表现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宏观与基本面逻辑。
货币属性重估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本轮有色金属牛市的根基深植于全球货币体系与美元信用的长期重估。“美国财政与货币纪律的双重松动趋势已定,美元信用的边际贬损是驱动有色金属长期强势表现的底层宏观逻辑。”某指数分析师及某有色50ETF基金经理如此表示。
在这一背景下,商品本身成为对抗货币贬值的硬通货,黄金先行突破,为其他具有金融属性的有色金属打开了向上的价格空间。
供需格局重构
供给端,全球主要矿山的品位呈现趋势性下滑,这意味着需要开采更多的矿石才能获得同等数量的金属,边际成本显著抬升。有基金经理指出,有色金属在供给端面临三重枷锁:资本开支不足、优质矿山数量减少、资源品战略地位升维。
需求端,以AI和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引擎”正强势启动。某基金经理表示:“AI给化工、有色行业带来大量新需求,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建设对铜需求旺盛,推动铜的供需趋紧。”
政策环境利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方案》明确2025-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10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这一政策为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撑了市场信心。
展望未来,有色金属各品种表现或将明显分化。
贵金属前景乐观
机构对贵金属后市持乐观态度。一家贵金属上市公司表示:“降息周期中前段一般都利于贵金属价格,叠加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对黄金价格总体利多。”白银方面,从以往历史数据来看,其价格波动率会大于黄金。
工业金属分化明显
“铜博士”因供给端紧张预期持续强化,有望延续年内领涨态势。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预测,2026年全球精炼铜将短缺15万吨,相比此前“过剩20.9万吨”的预测已发生逆转。
AI算力基础设施正成为新的“耗铜巨头”,西方国家的电网重建也将给铜需求带来可观增量。
与铜市的强势不同,其他有色金属品种价格表现可能相对平淡,主要受全球经济制约的。
小金属独立行情
钴价仍处上升通道。一家钴上市公司高管预计,钴价有望上涨至40万元/吨上方。
部分小金属则已过了“最辉煌时期”,价格正在逐步回落。当前,锑、铋、铟价格处于盘整期。
综合来看,有色金属板块近期的强势表现并非单纯的周期性波动,而是深植于美元信用重估、供需格局重构与产业政策利好的多重动力驱动。尽管不同品种金属后续表现分化,但板块整体已显现出中长期向好的趋势。
在美元信用边际贬损、全球资本开支周期上行与新兴产业需求增加的多重逻辑加持下,有色金属板块有望成为本轮市场行情的核心品种之一。
#有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