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怎么投# #大消费板块逆市拉升!行情能否持续?# #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 #反内卷重大进展?光伏板块持续活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算力支撑应用,应用反哺算力”的产业闭环已初步形成。2025年三季度,我国AI应用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突破7.29亿大关,PC端用户达2亿,应用端的爆发式增长正持续点燃算力需求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 (025493)作为聚焦这一赛道的指数型基金,在当前行情形势下,凭借其精准的赛道布局、灵活的产品设计与明确的产业绑定逻辑,成为投资者分享AI产业红利的优质选择。深入剖析其配置逻辑与行情适配性,可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AI已进入“算力基建+应用落地”双轮驱动的黄金时期。前期算力硬件的持续投入,为应用端的规模化落地奠定了基础;而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又进一步催生了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算力需求。这种正向循环中,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核心枢纽,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增长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达680亿美元,同比增长92%,预计全年将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同时,800G光模块需求放量与1.6T产品加速导入,推动算力网络传输效率持续提升,成为算力产业链的重要增长引擎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精准覆盖了这一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为基金业绩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C的投资策略与当前产业趋势高度契合。该基金以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为跟踪标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通过将绝大部分资产投资于目标ETF,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紧密跟踪 。这种被动投资策略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主动管理风险,还能确保投资者完整捕捉指数的整体收益。从指数的行业分布来看,其既覆盖了算力芯片、智算中心、光模块等硬件领域,又纳入了AI在传媒、金融、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标的,形成了全产业链覆盖的布局优势,能够同时受益于算力基建的扩容与应用场景的渗透 。
结合当前市场行情,该基金的配置时机与策略价值尤为突出。近期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特征,AI板块在经历短期震荡调整后,于11月初迎来企稳回升,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单日收涨2.19%,相关ETF资金流入迹象明显。这一行情变化并非偶然,而是产业景气度与资金面共振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北美云厂商持续加大算力投入,资本开支的高速增长直接带动国内算力产业链的订单增长;另一方面,国内“人工智能+”战略的推进,使得AI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应用端的商业化价值逐步兑现 。国盛证券指出,AI算力板块的短期震荡不代表产业景气趋势结束,站在中期视角仍需持续重视,而指数型基金正是把握这一趋势的最优工具之一。
该基金的C类份额设计更贴合当前市场的交易需求。C类份额采用“0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的收费模式,相较于传统A类份额,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更适合中短期波段操作与仓位灵活调整。对于把握不准长期趋势,但又想参与AI板块行情的投资者而言,这种费率结构能够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短期持有成本。截至2025年11月7日,基金单位净值为0.9847,考虑到基金成立时间较短(10月29日成立),短期净值波动主要受市场情绪与资金配置影响,并未反映产业基本面的变化 。随着算力需求的持续释放与指数成分股业绩的逐步兑现,基金净值有望逐步回归其内在价值。
需要理性看待的是,AI板块的高景气度并不意味着行情会直线上行。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政策调整、市场情绪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板块出现短期回调。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C作为中高风险基金,其净值波动与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高度相关,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仓位,避免集中投资。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可采用定投策略摊薄成本,逐步布局;对于短期投资者,则需密切关注算力需求数据、政策动向与资金流向,把握行情节奏。
在AI产业从概念走向落地的关键时期,算力基建的持续升级与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将共同推动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景气度持续上升。$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 通过精准跟踪指数、灵活的费率设计与全产业链覆盖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高效参与AI产业红利的渠道。在当前结构性行情下,选择与产业趋势同频、与市场行情适配的指数型基金,或许正是穿越市场波动、把握长期价值的明智之举。对于看好AI算力与应用长期发展的投资者而言,该基金值得纳入投资组合,分享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增长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