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怎么投# #亚太股市杀跌 市场开启避险模式?# 最近A股市场出现了一定的调整,特别是科技成长股跌幅比较大。6月以来市场缺乏一个像样的调整,出现阶段性的调整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牛市多长阴,越是牛市,调整的时候往往越剧烈,看起来越猛烈,近期市场的走势,也符合这个特征。
我觉得趋势是不需要担心的,牛市就好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第一张推倒了,最后一张大概率也会倒下。只有倒下快慢的区别,很难在中间停止。这背后是不变的从恐惧到犹豫,从犹豫到贪婪的人性。
不过历史上,牛市的调整往往都意味着风格的切换,一轮调整之后,市场的风格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化。目前AH股的科技成长股涨幅都比较大了,核心公司大多都来到了相对于明年来说一个比较合理的估值水平。
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浪潮,从科技产业,到日常生活、资本市场。如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游戏、人工智能+传媒等等,这些已经都初具形态,我们将迎来一个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将人工智能+行动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强调了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还被纳入到具有生产力跃迁意义的“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和范畴。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强科技创新是核心。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全球资本市场最亮眼的板块之一。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医疗保健、金融、交通、制造业、教育、娱乐等,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颠覆性创新。
随着AI应用(如ChatGPT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全球市场对AI算力的需求显著增加。当 ChatGPT 日调用量突破 10 亿次,当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单次成本超千万美元,AI 算力已从人工智能的 “支撑底座” 跃升为数字经济的 “核心生产力”。
从 CPU 串行计算的初级探索,到 GPU 并行加速的应用爆发,再到如今 ASIC、存算一体等多元化架构的群雄逐鹿,AI 算力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 “范式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关乎芯片性能的迭代,更涉及架构设计、生态建设、场景适配的全链条重构,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从市场体量看,AI 算力已成为万亿级赛道。根据行业数据,2024 年全球 AI 算力市场规模突破 1000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1500 亿美元,2030 年进一步超过 40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35% 左右,核心增长动力来自大模型训练、AIGC 推理、工业 AI 等场景的需求爆发。
中国 AI 算力市场增速领跑全球。2024 年中国 AI 算力市场规模约 2200 亿元人民币,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30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互联网企业(阿里、腾讯)的大模型投入,二是 “东数西算” 工程推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带来的边缘算力需求。
人工智能的投资机会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基础设施、赋能阶段和生产力阶段。基础设施阶段指的是提供人工智能发展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服务器等。赋能阶段则是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使能技术和接口的公司。
这些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机器学习框架、大数据工具等。生产力阶段则是指那些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提升传统行业效率和生产力的公司,例如工业自动化、智能客服等。
我们看过去几年国内AI产业投资机会的演绎,主要集中在算力上游,其核心逻辑就是很多大厂看好AI产业的星辰大海,然后拼命卷大模型,不断加大资本开支买算力。大河有水小河满,在大厂的高强度投入下,算力类相关公司是最先受益的,从而也有了过去几年涨幅可观的光模块行情。
长期来看,AI产业的投资机会不可能一直靠自上而下地推行,大厂之所以愿意投入,是因为他们看好未来AI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卷了几年的算力和大模型接下来就得看兑现,即AI应用生态是不是能够蓬勃发展起来,只有AI应用生态真正发展起来,终端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才有可能推动整个AI产业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从去年924至今,肉眼可见科技的风越刮越大。市场主线显得越发清晰—— “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技行业。总而言之科技行情是持续数年的大行情,在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涨跌波动,不过这都没有关系,市场会持续向上,完全不用担心。当然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和行业分析能力,更适合避开个股选择,去挑选相关的指数基金。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A类:025492,C类:025493)是一只指数基金目前正在募集中,跟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970070),高度聚焦于AI产业链的上游算力环节,特别是光模块/CPO领域,前三大成分股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的合计权重就超过了45%。
基金经理刘昉元于2022年7月加入国泰基金。他自2025年4月起开始管理多只指数基金,从其在管的部分基金表现来看,任期回报多数优于同类平均。国泰基金作为国内知名的基金公司之一,整体背景和实力雄厚。我已经将这只基金加入自选,纳入长期观察之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择机关注布局!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A$ @国泰基金 #晒实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