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怎么投# #长假来临 持基过节还是持币过节?# #林园:A股仍处牛市前夜# #特朗普挥关税大棒:药品或遭高关税#
打算定投$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普通人拥抱科技风口的踏实计划。作为每月工资扣完房贷、生活费只剩几千闲钱,在投资里栽过两次跟头的普通上班族,我以前总觉得“人工智能”“创业板”这些词离自己太远——要么是专家嘴里的复杂概念,要么是高风险的代名词。直到今年看着身边的AI应用越来越多,又翻了不少资料、问了懂行的朋友,终于下定决心:不瞎折腾个股了,接下来就正式定投$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今天也想跟广大投资者聊聊我的实在想法。
为啥认准创业板人工智能?三个藏不住的机会
1. 身边的变化骗不了人,这赛道真在落地
以前总觉得AI是实验室里的技术,直到今年彻底改变了看法:公司财务用AI做报表分析,半天就能完成以前两天的活;去社区医院体检,AI辅助诊断仪几分钟就出了初步筛查结果;连楼下超市的补货系统都换成了AI预测,再也不会买不到常吃的早餐面包 。这些变化背后,都离不开“算力”这个AI的“发动机”,而创业板恰恰是这台发动机的核心“产地”。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里,光模块这类算力硬件的占比超过41%,新易盛、中际旭创这些龙头企业,全球每两个AI数据中心就有一个用它们的产品。更实在的是业绩——这些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动辄翻倍,新易盛的增速甚至超过了300%。有实实在在的产品需求,有拿得出手的业绩,这比任何概念炒作都靠谱。
2. 政策和资金都在撑腰,方向错不了
我这人投资就信两点:政策鼓励啥,资金流向啥。今年9月工信部刚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要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还提了服务器产业规模要超4000亿元的目标。加上之前的“人工智能+”行动意见,从医疗到制造,各行各业的AI应用场景都在铺开,相当于给这个赛道铺好了路。
资金方面更直观,微软、Meta这些海外巨头都在加码AI基建,Meta甚至把全年资本开支上调到660-720亿美元投向数据中心,而国内光模块企业全球市占率超70%,这些钱最终都会流到产业链上的公司手里。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的相关ETF近期也持续被加仓,真金白银的追捧比啥都说明问题。
3. 指数自带“过滤网”,不用怕踩雷个股
最开始我也动过自己买AI股的念头,但研究一圈就打了退堂鼓:算力芯片、大模型、应用端分得太细,普通人根本搞不清哪家公司能一直领跑。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半年调一次仓,自动把表现差的公司踢出去,把优质新标的加进来,前几大龙头权重占比不低,相当于专业团队帮咱们筛好了“尖子生”。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比自己瞎选个股安全多了。
为啥选国泰这只C类联接基金?全是实用考量
看好赛道是第一步,选对工具才关键。对比了十几只基金后,我最终敲定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每一条理由都很实在:
1. 不用盯盘选股,懒人也能做投资
我朝九晚五上班,下班还要陪孩子写作业,根本没时间研究财报、看盘。这只基金紧密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相当于一键买了新易盛、中际旭创这些龙头股,不用自己费心选。而且它主要投资于目标ETF,跟踪误差小,不用操心基金经理会不会乱调仓,省了太多精力。
2. C类费率真划算,小钱也能省出收益
普通人投资,每一分手续费都得算明白。这只C类份额没有申购费,持有超过7天赎回费也免了,每年就收一点管理费和销售服务费。我算了笔账,每月投2000块,比买A类省下来的费用,一年能多买好几份基金份额,长期累积下来可不是小数目——毕竟指数基金本来就是靠长期复利赚钱,省下的手续费都是纯收益。
3. 门槛低操作简,新手也能上手
这只基金10块钱就能起投,在普通基金平台就能买,不用开股票账户。对我这种没接触过场内ETF的人来说,简直太友好了。我已经想好,设置每月发薪日自动扣款,不用记着操作,完全不耽误工作和生活,真正实现“投资不费脑”。
为啥选定投?普通人的“定心丸”策略
说实话,创业板波动真不小,指数一天涨涨跌跌好几个点是常事。但定投恰恰能把波动变成优势——价格跌的时候,自动买更多份额;涨的时候,之前买的便宜份额就开始赚钱,这就是定投的“微笑曲线”效应 。
我问过朋友,2023年开始定投创业板相关指数的,到现在年化收益能有不少。而且定投能帮我克服人性弱点,市场大涨时不会冲动追高,大跌时也不会恐慌割肉,只要坚持执行计划就行 。我计划至少坚持3年,毕竟AI在制造业、医疗这些领域的应用才刚起步,这波行情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短期波动根本不算啥。
给广大投资者的实在建议
咱们普通人投资,别总想着一夜暴富,找对赛道、选对工具、守好纪律,比啥都强。创业板人工智能是政策、业绩、资金都在线的好赛道,而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就像个“摆渡船”,让咱们不用懂复杂的AI技术,也能分享行业红利。
等基金正式成立就准备开启定投,每月投1500块,不影响生活,也不用天天操心。要是你也看好AI,又怕踩坑、没时间研究,不妨试试这种方式。毕竟投资最重要的是:用自己能承受的方式,赚认知范围内的钱。@国泰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