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0 19:57:24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内蒙古
抓AI算力红利?这只45.6%CPO含量的ETF联接基金如何?

#人工智能怎么投# #大消费板块逆市拉升!行情能否持续?# #Figure 03人形机器人发布 量产在即# #存储芯片掀涨价潮!行业或迎超级周期# 当生成式AI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全球科技巨头为算力展开“军备竞赛”,国产大模型的推理能力持续突破多模态边界,人工智能产业已不再是“未来概念”,而是正在重塑经济结构的“核心引擎”。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穿透市场噪音、把握AI产业的确定性机遇,成为当下关键命题——$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A$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 所跟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恰好提供了一个“锚定算力基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优质工具,接下来我们从产业逻辑、指数特性、投资策略三个维度,拆解这一指数的投资价值,为“人工智能怎么投”提供一份有理有据的实践方案。

当前AI产业的核心矛盾,在于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与有限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供给能力之间的错配,而这一错配恰恰孕育了确定性最高的投资机遇。从需求端看,生成式AI的迭代速度已远超市场预期,IDC数据显示,2028年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54亿美元,这一数字背后是大模型参数规模从百亿级向万亿级的跨越,是多模态应用(文本、图像、视频、语音融合生成)的落地,更是“AI+”向工业、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渗透。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为例,其最新版本的推理速度较前一代提升3倍,支持100种以上语言的实时翻译,而这背后需要的是每秒万亿次(TOPS)的算力支撑;更关键的是,算力需求的增长并非线性,根据OpenAI测算,大模型训练所需算力每3.5个月翻一番,这种“指数级增长”直接推动了算力硬件板块的高景气度。

从供给端看,CPO(共封装光学)技术是当前解决算力瓶颈的“最优解”,也是我国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核心环节。在传统光模块架构下,光引擎与交换机芯片分离,信号传输过程中功耗高、延迟大,难以满足AI算力中心“低功耗、高带宽”的需求;而CPO技术将光引擎与芯片封装集成,可降低30%以上的功耗,提升20%的传输速率,已成为英伟达、谷歌等巨头建设超算中心的“标配”。更重要的是,我国在光模块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全球60%以上的光模块产能来自中国,而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中的“易中天”组合(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正是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8日,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中,“易中天”CPO龙头权重累计达45.6%,这一比例在全市场5只同类AI指数中——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易中天”含量为0%,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为23.15%,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为30.60%,中证沪港深人工智能50仅为11.25%。这种“高浓度押注核心赛道”的特性,意味着该指数能更直接地享受CPO技术迭代与算力需求爆发的红利,毕竟在AI产业的“基建阶段”,谁掌握了算力硬件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产业增长的“水龙头”。

如果说“高比例CPO龙头”是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矛”,那么“全产业链覆盖”就是它的“盾”——既捕捉算力基建的高弹性,又通过中游模型、下游应用的布局降低单一赛道的波动风险,实现“进攻与防守的平衡”。指数的产业链覆盖逻辑清晰,形成了“上游算力-中游模型-下游应用”的完整闭环:在 upstream 算力环节,除了45.6%的CPO龙头权重,指数还纳入了AI芯片、云服务等关键标的,比如景嘉微作为国产GPU(图形处理器)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已应用于AI推理场景,打破海外企业的垄断;深信服的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AI企业提供稳定的算力承载环境,2024年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2%,这些标的与CPO龙头形成协同,构建了“硬件+服务”的算力底座,避免了对单一技术路线的依赖。

在中游模型环节,指数聚焦国产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以软通动力为例,其推出的“软通魔方”大模型已在工业质检、智能客服领域落地,2024年相关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8%;全志科技的AI芯片与大模型算法结合,推出面向消费电子的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出货量同比增长35%。这些企业的加入,让指数不仅能分享“算力基建”的红利,还能捕捉“模型迭代”的弹性——毕竟算力最终要服务于模型,而模型的商业化才是AI产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在下游应用环节,指数重点布局“AI+实体经济”的渗透机会,润泽科技的“AI+数据中心”业务为互联网企业提供高算力存储服务,中科创达的“A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嵌入多家车企的智能座舱系统,2024年相关订单金额突破50亿元。这些标的的存在,让指数的投资逻辑从“纯技术驱动”延伸至“产业落地驱动”——当AI从“实验室”走向“车间”“病房”“座舱”,其市场空间将不再受限于技术迭代,而是与实体经济的规模挂钩,为指数的长期增长提供了“压舱石”。

更值得关注的是,指数的成分股权重分布均衡,避免了“单一标的绑架指数”的风险。除了“易中天”组合的45.6%权重,其余前十大成分股(软通动力、深信服、长芯博创等)的权重均在2%-3%之间,且覆盖了通信、计算机、电子等多个行业。这种“集中核心赛道、分散个体风险”的布局,既保证了指数对AI产业核心机遇的捕捉能力,又降低了单一企业业绩波动对指数的冲击,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无疑是“省心又放心”的配置选择。

面对AI产业的机遇,很多投资者会纠结:是直接投资个股,还是通过指数基金布局?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缺乏专业研究能力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A$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 这类工具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原因在于它解决了个股投资的三大核心痛点,同时放大了AI产业的趋势红利。首先,个股投资面临“技术迭代风险”,而指数基金可通过分散布局规避这一风险——AI产业的技术路线迭代极快,比如CPO技术当前是主流,但未来可能被“LPO(共封装光学)”等更先进的技术替代;某家AI芯片企业当前技术领先,却可能因研发投入不足被竞争对手超越。2024年就有某头部光模块企业因未能及时跟进CPO技术,导致订单流失、股价年内下跌28%;而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通过纳入多技术路线、多领域的标的,有效规避了这种“技术颠覆”的风险,即使某一技术路线遇阻,其他标的的增长也能对冲损失。

其次,个股投资面临“业绩波动风险”,而指数基金可通过行业景气度平滑波动——AI企业的业绩受订单、研发投入、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比如某AI模型企业2023年因研发投入激增,净利润同比下降15%;但2024年因订单落地,净利润同比增长68%,这种“大起大落”的业绩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难以把握。而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跟踪的是整个AI产业链的景气度,只要AI产业的长期趋势不变,即使个别企业短期业绩波动,指数仍能通过行业整体增长实现收益。Wind数据显示,2018年12月31日(基日)至2025年9月18日,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累计上涨419.45%,远超同类指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涨38.44%,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47.83%),且连续两年跑赢同类,这一业绩背后正是行业景气度对个股波动的“平滑效应”。

最后,ETF联接基金的“低成本、高便捷”特性,适配普通投资者的操作习惯。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作为场外基金,投资者无需开立股票账户,通过支付宝、天天基金等平台即可申购,最低申购金额仅10元,门槛极低;其管理费率为0.5%/年,托管费率为0.1%/年,远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平均管理费率1.5%/年),长期持有成本优势显著。此外,基金还分为A类(025492)和C类(025493),适配不同投资周期的需求:如果计划持有1年以上,A类基金的申购费(0.1%)+赎回费(持有1年以上免赎回费)成本更低;如果计划持有6个月以内,C类基金的销售服务费(0.2%/年,按日计提)+免申购费的优势更明显。这种“灵活适配”的设计,让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周期的投资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

当然,AI产业并非“只涨不跌”,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也面临着短期波动的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怎么投”不仅要知道“投什么”,还要知道“如何应对风险”,才能在产业趋势中赚到“稳稳的收益”。从机遇层面看,AI产业的长期趋势仍未改变:

第一,算力需求的持续性无需担忧,根据工信部数据,2025年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算力需求将达到2023年的3倍;全球科技巨头的算力投入仍在加码,英伟达2024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6%,谷歌计划未来3年投入800亿美元建设超算中心。

第二,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AI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多地将AI纳入地方政府重点扶持产业,预计全年政策支持资金超千亿元。

第三,我国AI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除了光模块的60%全球产能,国产大模型的技术水平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全球AI专利申请中,我国占比达42%,位居全球第一。这些因素叠加,将为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提供长期增长动力。

从风险层面看,投资者需警惕三大挑战:第一是技术迭代风险,如前所述,CPO技术可能被LPO等新技术替代,若指数成分股未能及时跟进,可能影响业绩;第二是市场波动风险,创业板指数本身具备20%的单日涨跌幅弹性,AI板块作为市场热点,容易出现“涨得快、跌得也快”的情况,2024年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曾单月回调18%,考验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三是估值风险,当前部分CPO龙头的市盈率(TTM)在45倍左右,高于计算机行业35倍的平均水平,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面临估值回调压力。

针对这些机遇与风险,普通投资者可采取“长期布局+灵活应对”的策略:其一,定投策略,每月固定金额(如1000元)投入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025492/025493),通过“平摊成本”降低短期波动的影响——以2024年为例,若投资者在1月(指数高点)开始定投,至12月累计收益率达15.2%,远超一次性投入的8.7%;其二,分批布局策略,若市场出现大幅回调(如指数回调10%-15%),可适当加仓提升仓位,若指数上涨超过20%,可部分止盈锁定收益;其三,长期持有策略,AI产业处于成长期,短期波动不改变长期趋势,建议持有周期不少于1年,避免因“追涨杀跌”错过产业红利。

当市场热衷于讨论“某只AI股是否能翻倍”“某大模型是否能超越GPT-4”时,我们或许更应该回归投资的本质——把握产业趋势,选择优质工具,做时间的朋友。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所跟踪的,是AI产业从“算力基建”到“模型迭代”再到“应用落地”的完整链条,其“高CPO含量、全产业链覆盖、业绩优弹性高”的特性,使其成为普通投资者分享AI产业红利的“优质锚点”。而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A类:025492,C类:025493),则为我们提供了“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的参与方式——无需研究技术路线,无需跟踪个股业绩,只需通过场外申购,即可一键布局AI产业的核心机遇。当然,投资永远没有“稳赚不赔”的选择,我们仍需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配置,避免盲目跟风。目前我已将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基金(025492/025493)加入自选,毕竟在AI产业的“黄金时代”,唯有理性、专业、长期主义,才能真正把握住时代的红利。@国泰基金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A$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发起联接C$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