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产能调控 养殖如何看》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探讨了养殖板块的投资机会。首先,嘉宾分析了猪周期变化,指出规模化养殖导致周期缩短、盈利下降,当前政策调控加速产能去化。其次,比较了猪鸡周期差异,猪周期约10个月,鸡周期更短且受种源影响。最后,嘉宾认为养殖板块进入配置窗口,行业集中度提升将推动猪价反弹,相关ETF产品跟踪龙头企业表现突出。
1 养殖板块受猪周期影响显著。
付涵分析了猪肉价格持续下行现状及其在CPI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农业农村部近期出台生猪产能调控细则,重点控制母猪数量以缓解供给压力。他解释了典型的猪周期规律及历史上疫病对周期的驱动作用,认为当前调控政策旨在稳定物价并提振CPI。
2 猪周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付涵分析了近年来猪周期的演变,指出周期长度变短,盈利高度下降。2022年和2024年的猪周期上行期仅持续4-5个月,而亏损期长达17个月。这种变化源于上一轮超级周期后行业集中度提高,规模养殖场扩产导致供给过剩,去化动机不足。同时,养殖成本下降延缓了亏损的到来,使得猪周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 猪周期变形与规模化养殖相关。
付涵分析了猪周期近年来的变化,指出规模化养殖是导致周期变形的主要原因。大型养殖企业根据中长期策略安排产能,不会频繁扩张或收缩。行业效率提升,母猪生产性能增强,使得同样数量的母猪能生产更多生猪。即便存栏下降,供应减少幅度也不如以前明显。2022年以来母猪存栏波动明显收窄。
4 生猪产能去化加速起点。
付涵指出,2024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触底后回升,但猪价弹性仍存。2024年下半年猪价进入下行周期,头部企业仍能盈利,但行业平均已接近盈亏平衡。当前猪价下行可能击穿更多成本线,被动去产能或启动。政策调控细则落地,要求头部集团减产,惩罚措施严厉,产能去化可能加速。付涵认为现在是生猪产能去化的起点,未来去化将加速。
5 生猪养殖行业进入黄金配置区间。
付涵分析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利润周期规律,指出当自繁自养利润和外购仔猪利润首次跌破0时,通常是行业超额收益的起点。当前行业处于供给过剩向出清过渡的阶段,产能去化概率高,估值处于低位。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成本控制优势,将在猪价反弹时率先受益。未来猪周期仍将存在,但过程可能更趋理性。
6 猪周期仍存在,投资需关注节奏。
付涵指出猪周期不会消失,但模式有所变化。猪价的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由农业生产特性和供需关系决定。行业规模化进程中,龙头企业仍有利润空间。投资需关注猪价上行斜率,政策倾向于温和修复。此外,肉鸡养殖与生猪养殖有相似之处,供给为王,需求平稳。
7 猪鸡周期与供需差异分析。
付涵比较了猪和鸡的周期性特征,指出两者价格均受供需波动影响,但周期长短、种源依赖、供给集中度和需求稳定性存在差异。猪周期约10个月,鸡周期短至42-45天;猪种源已国产化,白羽鸡仍依赖进口;鸡肉养殖集中度高,消费习惯导致猪肉养殖更分散;猪肉需求稳定,鸡肉易受猪肉价格替代效应影响。黄羽鸡生长慢成本高,适合生鲜市场。
8 白羽鸡和黄羽鸡的市场特点。
付涵指出,白羽鸡生长快、成本低,适合工业加工,占据60%市场份额。黄羽鸡风味更佳,主攻家庭消费,保有30%份额。白羽鸡产业规模集中,依赖国外育种;黄羽鸡以小散户为主。目前肉鸡供给过剩,价格平稳,短期内无明显波动信号。
9 养殖板块具备配置价值。
付涵分析了当前养殖板块的配置逻辑:政策推动产能去化、猪价跌破成本线加速行业出清、规模化集中度提升。他认为这些因素将推动猪价触底反弹,利好A股养殖企业。国泰基金的养殖ETF跟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主要为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生猪相关业务占比约60%。该产品规模已突破50亿,居同类首位。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