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集体回暖!怎么投?# #人形机器人利好不断!机构掀调研热# #甲骨文飙涨近36%:云业务狂暴增长# #百辩基民秀之开诊吧#
在当前资本市场,新能源行业似乎陷入了一种“认知分裂”:一边是政策持续释放支持信号,一边是部分投资者担忧“产能过剩”“短期波动大”;一边是固态电池、储能等技术不断突破,一边是市场对“技术落地周期”“盈利确定性”持观望态度。其实这种分裂背后,是对行业长期价值的误读——把短期波动等同于长期趋势,把局部问题当成整体逻辑。$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发起联接A$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发起联接C$ 所跟踪的创业板新能源指数,自2017年底基日以来累计涨幅超230%,远超中证、国证等同类新能源指数,这样的表现不是偶然,而是“政策托底、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三股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只基金的价值,不能只看短期净值,更要透过行业表象,看清背后的长期成长逻辑。

政策层面,现在的支持逻辑早已从过去的“扩规模”转向“提质量”,“反内卷”和“以旧换新”两大方向正给行业注入新动能。2024年相关政策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对固态电池、高倍率储能电池等关键技术研发给予专项补贴,这直接解决了此前行业“低价倾销”导致的利润率下滑问题——有技术壁垒的企业能获得更多支持,缺乏优势的中小企业会加速出清,行业集中度将提升。而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恰好贴合这一方向,其中固态电池和储能相关企业合计占比超65%,这些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40%,政策红利正逐步转化为技术和业绩优势。“以旧换新”政策也带来实实在在的需求拉动,2024年将补贴标准提高后,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成交量同比增长超80%,占同期总销量的两成以上。要知道,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000万辆,首批车辆已进入置换周期,这部分需求会带动上游电池、中游材料、下游充电设备等全产业链增长,而指数中新能源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占比约25%,2024年三季度营收增速平均超35%,明显高于行业水平。更重要的是,从“双碳”目标到“十四五”规划,再到2024年的具体政策,形成了“长期-中期-短期”的完整链条,政策支持不是阶段性红利,而是长期战略,为指数表现提供了稳定基础。

政策为新能源行业托底,而技术创新才是真正的增长引擎。现在新能源技术已从过去的“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迭代”,这种变化正在创造新的投资机会,指数的高弹性本质上就是技术驱动下行业效率提升的体现。以固态电池为例,它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能让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循环寿命延长3倍,既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又能降低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超40%。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很前瞻,覆盖了从原材料到电芯研发的全产业链,这些企业在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研发投入中占比近三成,预计2025年能实现小规模量产,2026年进入规模化应用,机构预测2025-2027年这些企业净利润复合增速将超60%,远超行业整体水平。储能领域的技术协同性也在增强,过去储能依赖补贴,现在随着成本下降(2020-2024年下降超40%),投资回收期从8-10年缩短到4-5年,加上政策要求新建光伏、风电项目配套储能比例不低于20%,储能已从“可选”变成“刚需”。指数中储能相关企业覆盖逆变器、电池、系统集成等核心环节,2024年这些企业储能业务营收平均增长90%,远超行业增速,预计2025-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量复合增速将超60%,成长空间广阔。此外,光伏领域的高效电池技术、风电领域的大型化风机技术,也在持续提升行业效率,为长期增长提供稳定支撑。
除了政策和技术,创业板新能源指数本身的编制规则也让它具备差异化优势。和同类指数相比,它的筛选标准更聚焦高成长和高盈利——只选创业板中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超50%、市值和流动性靠前、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的企业,这就确保了成分股都是真正深耕新能源的成长型企业。虽然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低于中证新能源指数,但平均净利润增速、研发投入占比都更高,这些企业虽然市值不如行业龙头,但技术创新和业绩增长更有爆发力,这也是指数涨幅远超同类的重要原因。在权重分配上,指数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单只个股权重不超过10%,避免个别股票影响过大,同时重点倾斜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高成长赛道,和政策、技术方向高度契合。从历史表现看,这只指数不仅长期涨幅领先,抗跌性也更强,2022年行业调整期跌幅比中证新能源指数少6个百分点,2023-2024年复苏期涨幅比同类指数多25个百分点左右,“涨得多、跌得少”的特点很突出。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投资指数成分股并不容易,一方面成分股有50只,个人很难全面配置,另一方面部分个股股价较高,投资门槛不低。而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联接基金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主要通过投资目标ETF来跟踪指数,投资于ETF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能最大限度减少跟踪误差,避免主动管理基金可能出现的“风格漂移”,透明又可靠。基金分为A类和C类,A类适合计划持有6个月以上的投资者,C类适合持有1-6个月的短期投资者,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周期选择。而且它的投资门槛极低,最低1元就能申购,不用开通股票账户,在支付宝、天天基金等常见平台就能操作,即使是没太多专业知识和时间的普通投资者,也能轻松参与新能源行业投资。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新能源行业虽然长期前景好,但短期风险也不能忽视。创业板股票日涨跌幅限制是20%,这只指数的短期波动可能比主板指数大,加上行业还可能面临政策变化、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制定计划,不要盲目追高。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不妨试试定投的方式,通过定期定额投资分摊成本,降低短期波动带来的影响,更平稳地分享行业长期增长。
其实谈论新能源行业,我们更应该看到它背后的“能源革命”意义——从传统化石能源转向清洁能源,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在这场革命中,政策提供稳定环境,技术注入增长动力,而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及其联接基金,就是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的便捷工具。$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发起联接A$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发起联接C$ 凭借对高成长领域的前瞻布局有望成为分享新能源行业价值的优质标的。对于认可行业长期逻辑、能承受短期波动的投资者来说,把这只基金加入自选,通过长期持有或定投参与,不仅是对新能源未来的信心,也是对我国能源转型的支持。当然,投资没有“稳赚不赔”的选择,新能源行业的增长也需要时间验证,但从历史来看,那些能抓住时代趋势、聚焦高成长赛道的标的,往往能在长期带来可观回报,这只基金或许不是唯一选择,但绝对值得重点关注。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发起联接A$
$国泰创业板新能源ETF发起联接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