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登大揭秘#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固态电池、存储芯片和可控核聚变三大板块分别代表着能源革命、数据革命和能源终极解决方案。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预计需等到2027-2028年,当前更适合长期布局。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配置永赢新材料智选混合发起C,该基金聚焦新材料领域,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等固态电池相关企业。但需注意,固态电池板块的短期波动性较大,定投策略分散风险。
存储芯片:AI时代的“数据粮仓”
1. 需求爆发:AI驱动的“数据饥渴”
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以OpenAI为例,GPT-4的训练需消耗3.2万张A100 GPU,每张GPU配备80GB HBM,总存储需求达256TB。据Gartner预测,2025年AI服务器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50亿,2023-2025年CAGR为50%。此外,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对存储芯片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2. 技术壁垒:国产替代的“黄金窗口”
中国在存储芯片领域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长江存储的128层3D NAND Flash良率达90%,长鑫存储的19nm DRAM已量产。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存储芯片自给率从2018年的5%提升至15%,预计2025年达25%。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为国内存储芯片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 政策支持:国家战略的“核心抓手”
中国将存储芯片列为“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2023年国家大基金二期投入150亿支持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企业。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中国对半导体行业的税收优惠达150亿支持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企业。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中国对半导体行业的税收优惠达50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政策的大力支持,为存储芯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4. 投资逻辑:中短期收益的“最优解”
存储芯片板块的需求确定性高、技术壁垒强、政策支持力度大,是中短期收益的“最优解”。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配置永赢先锋半导体智选混合发起C,该基金专注半导体领域,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兆易创新、韦尔股份等存储芯片相关企业。此外,永赢制造升级智选混合发起C也可作为补充配置,该基金覆盖制造升级领域,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北方华创、中芯国际等半导体设备与晶圆代工企业。
可控核聚变: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预测,可控核聚变商业化需满足三个条件:Q>10、等离子体持续时间>1000秒、成本<$50/MWh。当前最乐观的估计是2040年实现商业示范,2050年规模化应用。
在固态电池、存储芯片和可控核聚变三大板块中,存储芯片凭借需求确定性、技术壁垒和政策支持三重优势,成为当下科技投资的“最优解”。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配置永赢先锋半导体智选混合发起C(60%仓位)+永赢新材料智选混合发起C(20%仓位)+永赢制造升级智选混合发起C(20%仓位),构建科技赛道投资组合。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建议定投永赢先锋半导体智选混合发起C,享受AI时代的数据红利。@永赢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