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问港股的朋友明显多起来了。确实,这市场一震荡,大家心里就打鼓:手里的票是该拿还是该跑?新机会又在哪里?今天不想聊太散,就聚焦一个我自己也在重点研究的方向——港股科技。先说结论:现在的港股科技,有点像2019年那波行情启动前的蓄势阶段。表面看是上上下下的震荡,但底下的利多因素其实在悄悄积累。几个维度给大家拆解一下。
从大环境看,外部流动性的风向已经很明确了。美国那边通胀数据下来后,政策重心明显转向就业市场,加上一些短期经济风险,市场对降息的预期越来越强。别小看这个预期,历次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后,港股往往有不错表现,尤其是科技这类对资金成本敏感的板块。这就像给缺水的市场开了水龙头,增量资金进来,科技股通常是先受益的。
再看内部,港股经过前期上涨后,现在的震荡更像是中场休息。四季度值得关注的点不少:科技行业本身还在快速发展,AI这波浪潮才刚开始渗透;中美之间的贸易环境也在往好的方向走;还有就是大家对后续产业政策的期待。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四季度港股很可能走出一波新行情。
消息面上最近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双11大促刚开始,几个平台的数据就很亮眼,特别是一些和科技、消费结合的领域。有机构分析说,现在市场逻辑很清晰:一是“AI+”带来的估值重塑,二是消费格局变化中冒出来的新龙头。这两条线其实都指向了港股的核心资产——互联网科技和新兴消费。像大家熟悉的阿里、腾讯这些,现在都在加大AI投入;消费端呢,一些新品牌、新业态的增长也很猛。
说到科技股,这里插一句我的观察:选标的时,纯度很重要。同样是科技主题,有些指数看着热闹,但成分股太杂,医药、家电什么都往里装,反而稀释了科技属性。我最近在研究的一个方向是聚焦纯科技赛道的,特别是TMT这个领域,AI属性要足。
具体到产品,我对比了一下市面上的港股科技类基金,发现有个标的挺有意思——$汇添富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联接C$(025167)。它跟踪的那个指数(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有点意思,100%都是科技股,不像有些指数掺进一堆非科技成分。30只成份股里,阿里、腾讯、小米这些龙头占了40%以上仓位,集中度够高,弹性自然就上去了。
业绩是硬道理。看数据,到10月20号,这个指数近一年涨了46.35%,今年以来也有45.74%的涨幅。对比一下大家常看的恒生科技指数,近一年28.96%,今年以来32.79%,超额收益相当明显。
最近市场波动的时候,这只基金表现也挺稳,昨天涨了2个多点,今天盘中预估又涨了3.51%,说明资金认可度在提升。
最后聊聊操作策略。现在这个位置,我的看法是不宜过度谨慎。美联储降息这个大背景在,港股本身也调整了一段时间,一旦启动,空间不会小。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选股难度太高,借道指数基金布局整个赛道,可能是更省心的选择。
重点关注几个后续催化点:一是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降息预期会不会进一步明确;二是科技巨头的Q3财报,AI投入的效果会不会超预期;三是国内后续的产业政策落地情况。这些都可能成为行情的加速器。
总之,当前位置我倾向于积极布局港股科技主线,尤其是那些纯度高、龙头集中的方向。汇添富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联接C(025167)这个产品,值得大家放进自选池跟踪。记住,市场机会往往是在犹豫中诞生的,等所有人都看明白的时候,可能就错过最好的上车点了。#深地经济成新风口!产业链如何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