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A股算是给足了惊喜,一波上涨行情让不少人回血。但眼瞅着2026年要来了,估计不少朋友心里打鼓:这行情是到头了还是刚热身?我直接说结论——别担心指数,重点看结构。#银行股逆势走强!行情逻辑是什么?##中金公司合并两券商!券业重组浪潮持续#
高层提的“十五五”规划里有句话很关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说白了,就是要靠科技创新拉动经济。有专家分析,像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氢能这些未来产业,还有第六代移动通信,咱们国家很可能在“十五五”期间搞出大突破。更重要的是,“超常规措施”这四个字分量不轻,可能意味着研发投入要加码,科研体制要改革,甚至会用“人工智能+”给各行各业提效。
经济方面也有新说法,叫“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这可不是空话,背后是对经济增速的基本要求,内需政策大概率会持续发力。有人判断,2026年经济会进入一种“非典型复苏”——企业盈利会改善,但行业和公司分化会特别明显,挣钱的还是少数。这不就是典型的结构性行情嘛?跟2023年AI爆发、2024年机器人崛起那会儿类似,选对方向吃肉,选错可能连汤都喝不上。
为啥说主动权益基金现在更值得上车?说到选方向,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买指数基金,简单省心。但在现在这种分化行情里,主动基金的优势太明显了。
先看数据:2025年上半年,收益率前20的权益基金里19只是主动管理型,冠军收益率接近70%,而同期表现最好的指数基金才涨了24%。为啥差这么多?因为主动基金经理能“挑食”。比如去年科技行情火的时候,优秀的主动基金能精准重仓半导体设备、算力这些细分龙头,而指数基金要把整个板块的股票都拿着,难免被拖后腿。
再看行业轮动。2024年上半年AI、下半年红利资产,2025年又是科技+新能源,风格切换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主动基金经理能跟着调仓,比如有的基金二季度加仓半导体,三季度又补了电力设备。指数基金呢?只能被动跟着指数成分股走,等你反应过来,风口早过了。
还有个关键点,A股散户多,情绪化交易严重,这恰恰给主动基金创造了机会。专业团队能通过调研挖掘那些没被市场发现的好公司,而指数基金只能被动跟踪已经涨起来的股票。就像2025年上半年那只叫广发成长领航的基金,没押单一赛道,却靠新消费、汽车、医药里的几只牛股,半年涨了68%。这种“捡漏”能力,指数基金根本比不了。
怎么抓住这波机会?当然,主动基金也不是闭着眼买。我总结了三个筛选标准,照着选大概率不会踩坑:
1. 看基金经理:至少5年以上管理经验,经历过牛熊周期,年化回报15%以上,最大回撤控制在25%以内。别光看短期业绩,那些一年翻倍但三年亏一半的“昙花一现”型选手,躲远点。
2. 看策略稳定性:有些基金经理风格漂移比翻书还快,去年追新能源,今年炒AI,这种千万别碰。真正厉害的经理,会坚持自己的投资框架,比如有的专注大盘成长,有的深耕价值股,长期下来超额收益才稳定。
3. 看基金公司实力:投研团队得扎实,最好有平台化支持。现在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像那些能同时覆盖科技、医药、周期多个领域的团队,才能在复杂行情里游刃有余。
符合这些标准的基金不多,最近正在发行的摩根慧启成长混合C(A类025082,C类025083)值得重点关注。
先看业绩基准,用的是中证800成长指数。这个指数从800只大盘股里挑出150只成长因子最强的,比普通宽基指数风格更鲜明,更贴合现在科技成长的主线。基金经理会在这个基准上做主动偏离,既不会太激进,又能灵活捕捉机会。

再看费率机制,这只基金用的是“浮动费率”,简单说就是“赚得多收得多,赚得少收得少”。持有满一年后,如果年化收益超基准6%以上,管理费才1.5%;要是跑输基准3%,管理费直接降到0.6%。这种机制把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绑在了一起,经理会更卖力。
最核心的是基金经理李德辉。13年投研经验,近9年管理基金,风格偏大盘成长。他选股有三个特点:一是挑有护城河的平台型公司,二是坚决避开治理有瑕疵的企业,三是结合估值买,不做短期博弈。这种“稳准狠”的风格,在现在的市场里特别吃香。

其代表产品长期业绩优秀,截至2025年9月底,李德辉管理的摩根科技前沿混合型基金(A类)是成立时间满10年,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超10%的“双十”基金;过去九年收益率在银河证券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60%-100%)(A类)中排名12/185,位于前10%;获得天相投顾三年期AAAAA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评级(反映截至2025.9.30的星级评价)。相比成长风格指数中证800成长指数,摩根科技前沿基金(A类)区间年化回报、年化波动率表现均更优。

还有摩根资产管理的背景,国内主动权益团队深耕21年,投研平均从业超12年,近20年年化回报13.44%。这种老牌机构的投研实力,比那些靠爆款基金昙花一现的小公司靠谱多了。

2026年的市场,肯定不是普涨行情,选对工具比啥都重要。如果你没时间天天盯盘研究行业,又想抓住科技成长这条主线,摩根慧启成长混合C 这种“主动管理+浮动费率+明星经理”的组合,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记住,投资不是比谁胆大,而是比谁看得准、拿得住。现在这只基金正在认购,想布局明年行情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最后问一句:2023年你错过AI,2024年错过机器人,2026年的科技成长浪潮,还要再错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