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50是科创板中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只股票组成,因为它覆盖的公司大多集中在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这些“硬科技”领域,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轻资产科技公司,所以被叫做“硬核科技”。
一、产品概况:低费率布局硬科技的优质工具
1.1 基本信息:紧密跟踪科创50指数
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基金采用契约型开放式运作方式,基金代码为A类025027、C类025028。是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000688)的ETF联接基金。作为ETF联接基金,基金主要通过投资目标ETF,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
1.2 费率结构:显著低于同类产品
基金在费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管理费为0.15%/年,托管费为0.05%/年,综合费率仅为0.20%/年。相比华夏科创50ETF(0.50%)、易方达科创50ETF(0.40%)等同类产品,基金的费率优势明显。此外,C类份额不收取认购费和申购费,仅收取0.15%/年的销售服务费。较低的费率结构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长期持有成本,提高投资回报。
具体费用结构:

数据来源:基金产品资料概要
1.3 基金经理:经验丰富的指数管理专家
本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为姚楠燕女士,拥有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学位。她曾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会计学研究助理、西藏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备组成员。姚楠燕女士拥有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曾任西藏东财创业板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
截至目前,姚楠燕女士现任西藏东财中证新能源汽车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西藏东财中证500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等共计1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间从2020年12月至2024年12月不等。其管理的多只指数型基金业绩表现良好,显示出较强的指数跟踪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二、投资策略分析:被动跟踪,精准复制
2.1 指数化投资策略:完全复制与优化相结合
本基金采用指数化投资策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力争获取与标的指数表现相一致的长期投资收益。基金原则上采用完全复制标的指数的方法,进行被动指数化投资。主要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及其权重构建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而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复制和跟踪标的指数的目的。
在正常市场情况下,本基金力争将基金份额净值的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的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控制在0.35%以内,年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然而,由于标的指数编制方法调整,或预期成份股及其权重发生变化(包括配送股、增发、临时调入及调出成份股等)时,或因基金的申购和赎回等对本基金跟踪标的指数的效果可能带来影响时,或因某些特殊情况导致流动性不足时,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有效复制和跟踪标的指数时,基金管理人可以对投资组合管理进行适当变通和调整,以更好地实现本基金的投资目标。
2.2 资产配置策略:聚焦核心资产
本基金主要投资于目标ETF基金份额、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为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基金还可少量投资于其他股票(非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包括主板、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上市或注册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债券(包括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政府支持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央行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同业存单、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工具、股指期货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基金的投资组合比例为:投资于目标ETF的资产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因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受限制的情形除外。每个交易日日终在扣除股指期货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后,持有的现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的投资比例合计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其中,现金不包括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应收申购款等。
2.3 跟踪误差管理:精细控制,追求精准
本基金跟踪误差的来源主要是基金费用、申购赎回、交易成本、网下新股申购等因素。当申赎变动、成份股调整、成份股停牌等情况可能对指数跟踪效果带来影响时,本基金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对基金采取被动复制与组合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跟踪指数,保持基金整体运行平稳。
为了有效控制跟踪误差,基金管理人建立了严格的投资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对投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通过科学的组合构建方法、精细化的交易执行和动态的组合调整,确保基金的投资组合与标的指数的结构尽可能接近,从而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紧密跟踪。
三、过往业绩表现:长期表现优异
3.1 标的指数历史表现:长期增长潜力显著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000688)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该指数自2019年末基日以来的历史业绩表现如下:2020年增长39.3%,2021年微增0.37%,2022年经历了一定的市场调整,下降31.35%,2023年截至目前则下滑11.24%。不过,2024年第一季度显示出回暖迹象,增长16.07%,而2025年上半年也呈现出1.46%的小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50指数的历史业绩表现出明显的高波动性特征,这与其高成长性和高研发投入的板块特性相符。虽然短期波动较大,但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指数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增长。
3.2 与同类产品比较:费率优势明显
与市场上其他跟踪科创50指数的产品相比,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基金在费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综合费率仅为0.20%/年(管理费0.15%+托管费0.05%),显著低于多数同类产品(如华夏科创50ETF综合费率0.50%)。较低的费率结构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特别是对于长期持有投资者而言,费率优势将通过复利效应进一步放大。
四、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趋势
4.1 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加速,创新突破不断
半导体产业是科创50指数的核心组成部分,权重占比超过60%。在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增长态势十分乐观。2025年1-7月,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6.1%、104.5%、27.1%。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保持11%的增速,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兴应用场景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全球晶圆厂设备投资从稳定走向加速增长,2025年云服务提供商(CSP)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超过2500亿美元,AI相关投资持续增加,先进逻辑和存储器投资将占据设备总投资的一半。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产替代进程提速,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推动技术自主化。设备领域头部企业已覆盖刻蚀机、光刻胶等核心环节,部分产品进入国际供应链;材料端高纯度靶材、CMP抛光垫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国产化率显著提升。政策层面持续加码研发补贴与人才培育,推动半导体产业链从设计到封测的全链条自主可控。
4.2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引领技术变革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为半导体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202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明确指出,到2027年,要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的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将实现快速增长。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对半导体芯片的算力、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激发了对半导体产品的海量需求。无论是数据中心的高性能计算芯片,还是智能终端的AI芯片,都成为了市场追逐的热点。《意见》强调要强化智能算力统筹,这对于半导体产业而言,意味着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
在算力芯片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先进制程与AI应用驱动技术迭代。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009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11.2%),主要增量来自人工智能领域。某头部企业规划的昇腾系列芯片(含2026-2028年推出的950PR/DT及960/970型号)显示,AI专用芯片正向更高算力密度发展。同时,绿电智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动PPU、GPU等异构计算芯片需求增长,促使半导体制造工艺向3D封装、chiplet等先进架构升级。
4.3 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化改革深化
新能源产业是科创50指数覆盖的另一个重要领域。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政策的出台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根据政策规定,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新能源增量项目: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由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根据国家明确的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动态调整,机制电价由各地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
此外,《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了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突破1.8亿千瓦的目标,并将在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大力拓展新型储能应用场景。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新能源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推动相关企业的快速成长。
4.4 高端装备与创新药:多领域协同发展
除了半导体和新能源外,科创50指数还涵盖了高端装备、创新药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领域同样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高端装备领域,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创新药领域,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创新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人才集聚,推动了我国创新药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生物药、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我国企业正在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
五、投资价值分析:把握未来产业之王
5.1 长期投资价值:科技创新驱动,成长空间广阔
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基金作为跟踪科创50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具有较高的长期投资价值。科创50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映了中国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八大战略新兴行业,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科创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人才集聚将共同推动科创企业的快速成长。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基金能够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这些未来产业之王,分享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红利。
5.2 资产配置价值:高弹性,高波动,适合核心配置
科创50ETF东财跟踪科创50指数,行业分布体现出鲜明的"硬科技"特色,汇聚专精特新企业。从二级行业分类来看,半导体行业权重占比超60%,医疗器械占比7%,软件开发占比5%,具有高弹性的特征,进攻能力突出,在上涨行情中有望获得更高的相对大盘的超额收益。
对于投资者而言,科创50ETF联接基金可以作为科技资产的核心仓位。投资者可采用"核心+卫星"模式,以其作为科技板块底仓,搭配少量债券基金对冲波动。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利用C类份额把握行业政策催化带来的短期机会;稳健型投资者则可通过A类份额长期布局,分享量子计算、人形机器人等下一代技术的突破红利。
5.3 定投策略价值:平滑成本,降低择时风险
考虑到科创50指数的高波动性特征,定投策略对于投资本基金具有特殊价值。数据显示,每月定投该基金较单次申购成本降低约8%。定投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平滑投资成本,降低择时风险,尤其适合于波动较大的科创板块。这种投资策略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分享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长期成长红利。
5.4 与宏观经济关联度:经济转型期的优质标的
科创50ETF联接基金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度较高,但其表现可能与传统经济周期有所不同。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科创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往往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因此,科创50ETF联接基金在经济转型期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能够帮助投资者把握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
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基金作为跟踪科创50指数的被动型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中国"硬科技"核心资产的便捷工具。该基金采用指数化投资策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
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科创企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基金能够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这些未来产业之王,分享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红利。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该基金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能够帮助投资者把握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东财基金



$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C(OTCFUND|025028)$$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A(OTCFUND|02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