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M创业板医药来了##9月投资总结:我的收益如何了?##聊聊你的国庆假期计划##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综合来看,2025年医药板块确实出现了“政策底+估值底+业绩底”的三重共振,我对下半年至2026年的创业板医药维持谨慎偏乐观的判断。
一、为什么我认为 2025H2-2026 医药(尤其是创业板医药)存在机会?
1. 政策端:集采钝化的同时,创新友好度提升
2024年第十批化药、器械化学发光集采落地,价格降幅温和,政策最坏阶段大概率过去;
北京、上海先后出台30+条“全链条创新药”配套,医保丙类目录、商业健康险有望带来支付端增量;
AI医疗、机器人、高端影像写入部委文件,创新审批加速,正好落在创业板医药公司主战场。
2. 估值端:处于5年低位,机构持仓出清
创业板医药卫生指数(代码 399276)2025-06 市盈率(TTM)约28,位于近5年15%分位以下,低于历史85%时间;
主动权益基金医药持仓占比6.7%,较2020年高峰17%大幅出清,筹码结构干净。
3. 业绩端:2025 年有望“困境反转”
2024Q4-2025Q2 创新药BD出海金额创单季新高,license-out总首付款超45亿美元,管线价值被跨国药企重新定价;
医疗设备以旧换新政策2025-06起在12省落地,招标数据5月起环比回升20%+,器械公司订单先行指标改善;
CXO、原料药、消费医疗经过3年杀估值,2025年盈利一致预期同比上调10-15%,出现“盈利底”。
4. 风格端:成长稀缺+全球利率下行
宏观弱复苏,顺周期缺乏弹性,市场风格重新向“稀缺成长”腾挪;
美联储2025-09正式进入降息通道,创新类长久期资产贴现率下降,对融资敏感的创新药、器械、CXO形成估值支撑。
二、为何聚焦“创业板医药”而不是全指医药?
1. 含“新”量高
创业板医药卫生指数50只成分股中,创新药+器械+诊断占比 70%,远高于中证医药的45%,对政策红利和利率下行的弹性更大。
2. 权重分散、单票风险低
最大权重迈瑞医疗9%左右,前十大合计55%,远低于科创生物指数“一超”格局,降低个股临床失败或集采踩雷的冲击。
3. 涨跌幅 20%
创业板股票日内涨跌幅20%,在情绪修复阶段向上弹性更足,当然回撤也会放大,需要做好波动管理。
三、国泰创业板医药ETF联接基金
用国泰创业板医药ETF发起式联接基金(A:024982;C:024983)做左侧布局,是一个“Beta 回暖+创新弹性+费率低廉”三者兼具的不错选项,但仍需做好高波动+政策扰动的心理准备。

四、策略与风险:怎么用、适合谁、注意什么
1. 配置策略
底仓+定投:把联接C作为“成长卫星”,占权益仓 10-15%,逢指数回撤 5-8% 加一次,目标持有 1-2 年等待估值修复至 35 PE 以上;
右侧趋势:若指数突破 250 日线+成交放量 30%,可用 C 类做趋势加仓,跌破 20 日线减回底仓,控制回撤。
2. 适合投资者
认可“创新+出海”长期主线,能承受 25-30% 级别波动;
不想承担个股临床失败风险,希望用指数化分散+低成本工具;
对政策节奏、利率变化有跟踪精力,能忍耐 6-12 个月横盘。
3. 主要风险
政策再超预期:若医保谈判砍价大幅超预期,或创新药价格参照化药集采,板块估值可能二次下杀;
流动性风险:创业板单日跌幅可达 20%,极端行情下基金可能暂停申赎;
风格切换:若 2025H2 经济强复苏,资金回流顺周期,成长风格可能阶段跑输;
汇率&利率:美联储降息节奏推迟,对融资依赖高的创新药估值仍受压制。
1. 2025 年医药“三重底”已现,创新友好政策+全球利率下行+筹码出清,Beta 修复概率高于过去三年;
2. 创业板医药“含新量”高、弹性大,是捕捉本轮行情最具锐度的细分赛道;
3. 国泰创业板医药ETF联接基金费率低、跟踪稳、规模适中,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十元即可一键配置 50 只龙头”的便捷工具;
4. 建议采用“底仓+定投/趋势”结合的方式,把仓位控制在可承受波动范围内,并持续跟踪政策与利率动向,用时间换空间,争取享受 2025-2026 年医药“估值+盈利”双升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