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大家关都在关注CXO赛道。永赢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及$永赢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发起联接C$(A:024860;C:024861)我也在关注了,是全市场CXO含量最高的港股医疗,业绩表现上,今天继续上涨超1%,近6个月上涨38.00%,成立至今收益54.39%,简直是我的"财富守护神"。

CXO的赚钱逻辑其实很简单:创新药企业负责"淘金",CXO企业负责"卖水"。现在淘金的人越来越多了,卖水自然生意兴隆。今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BD交易金额就达660亿美元,追上去年全年水平。更重要的是,创新药企业开始赚钱了——百济神州归母净利4.5亿元,信达生物non-IFRS净利12.1亿元,双双扭亏为盈。以前大家总担心创新药是"烧钱游戏",现在风向变了,从"烧钱"变成"赚钱"赛道,研发投入肯定会更大,CXO订单自然源源不断。
政策变化是最大催化剂。今年医保局放出的信号特别明确:集采不再唯低价是举,而是要"推动竞争模式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这句话太关键了,直接给创新药企业吃了定心丸。反映在数据上,今年医保目录纳入38种"全球新"创新药,中选成功率高达90%。创新药有了合理回报,整个产业链都活了。就像最近药明康德拿到的60亿美元海外订单,专门生产治疗糖尿病的新药,这种长期订单对业绩的拉动可不是短期的。
具体到投资,港股医疗ETF(159366)这种工具优势特别明显。它跟踪的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CXO权重高达32%,比中证医疗指数高出7个百分点。前十大成分股里,药明生物、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占了27%权重,真正深度绑定"药明系"这个CXO巨头矩阵。更妙的是它还布局了AI医疗赛道,比如晶泰控股用AI做药物晶型预测,大大提高研发效率。这种"CXO+AI医疗"的双轮驱动模式,让基金在享受行业红利的同时,又抓住了技术创新的机会。
现在CXO行业估值还很合理,动态市盈率32倍,低于近五年均值。随着创新药投融资持续回暖,以及海外订单增长,这个赛道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费心研究个股,不如通过港股医疗ETF(159366)一键布局。这只基金不仅流动性好,支持T+0交易,还能帮我们分散个股风险。在医药投资逻辑从"吃药"向"卖水"转移的当下,选择这样的专业工具,才能更好地分享行业增长红利。#段永平:投资茅台不需要太看宏观环境#
加自选关注:
$永赢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发起联接A$(024860)
$永赢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发起联接C$(02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