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科技小登大揭秘# 选择了“存储芯片” 底部的消费股崛起了,科技股就惨了,看似是跷跷板,实际上是风格切换的正常演绎,还有人不相信风格会切换吗?相信的吃肉,不相信的难受,给所有股民朋友说几点:
1、从大盘指数的震荡走势来看,想要站稳4000点还是没有那么容易,因为现在大资金对于站稳这个点位并不着急。
每次突破之后都站不稳,不是说资金没有实力去站稳,而是现在不想让指数涨得那么快,今年的阶段性任务实际上从突破4000点那一刻开始就完成了。
市场上的缩量其实也是从突破4000点开始就更加明显了,可以看出这个目标实现之后,大量的机构资金其实就开始躺平休息了。
所以,大家对4000点要足够的了解,不是说没有能力站上,而是要反复震荡,机构利用这个时间出货,休息,调仓,风格切换等动作。
2、对于哪些整天喊口号大阳线突破的,真的该冷静冷静了,股市不会因为每天的大阳线口号就会大涨,还是要更加务实一些。
现在是典型的利用大盘指数反复震荡,主力资金进行风格筹码切换,这才是市场的本质。
那些喊着口号让大家追涨入场,关键还持续唱多高位科技让大家接盘的,完全不谈风格切换的特征,不讲究高低切换,最终还是让很多无知的股民散户扛下了所有。
3、底部的消费板块崛起了,科技股又跌惨了。这不仅仅是跷跷板效应,主要是资金高低切换最为直接的证明。
上周四还记得收盘站上4000点的时候,是科技反弹上涨带动。当时我给大家说科技仅仅是一个超跌反弹而已,结果被很多人在评论区嘲笑,很多人看到科技反弹又去追进去了,结果呢?
从这几次大盘反复冲击4000点的操作来看,每一次的突破4000点都会有科技的发力,但是每次科技拉升之后就没有后续了,这不就是利用科技把指数带动上来,然后吸引大家高位接盘,主力资金悄悄切换吗?
我因为看透了高位科技反复出货的本质,所以从10月份国庆icon之后,开始就率先提出了要进行风格切换和高低切换,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看到了各种人性百态,更看到了很多人是压根唤不醒的。
到现在我觉得市场已经证明了风格切换,也证明了高低切换,更加是证明了哪些是机构在底部吸筹建仓,哪些又是反复的拉高出货。
只能说相信风格切换的会吃肉,不相信的会难受,有些人可能已经慢慢受到影响了。
4、对于今天的消费板块来讲,会成为最为直接的一个拐点icon,因为周末发布了10月份的CPI数据,消费者价格指数在10月份出现了同比的小幅上涨,这对于消费来讲是一个有利的信号。
今年7月份开始,各行业的反内卷开始实施,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各行业的价格开始止跌企稳回暖icon,比如说新能源赛道里的锂电,风光储等,这些之前都是比价卷的行业。
但是在反内卷的带动下,有些企业开始从之前的亏损转为盈利,甚至开始出现涨价,这就是这段时间新能源赛道大涨的逻辑。
比如说周期化工涨价,这也是属于反内卷带来的涨价效应,按照这个逻辑涨价细分还会延续下去,消费也会慢慢回暖。
随着各行业供需价格开始走出平稳,那么市场状态可能会从之前的通缩icon中逐步的走出来,慢慢向通胀去努力,当然短期还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
但是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各行业不断涨价的阶段,这就是这段时间市场涨价方向领涨的主要逻辑。
这些方向实际上也是早就给大家进行了梳理,但理解的时少数,大多数人只要科技反弹了就兴奋了,忍不住就追进去了,结果错失了很多早起入局的时机。
5、当今天易中天icon抱团股出现大跌,科技股还机器人等纷纷回调的时候,还有人不相信风格切换吗?
我深刻的记得,很多人说我跟科技有仇,但我的说法很清晰,科技方向是方向,科技股是科技股。
有多少人奔着科技方向意志,结果在科技股上成为了机构的接盘侠?还有很多人总是在一些算力还有CPO以及抱团的半导体等科技上讲格局,什么是格局?
底部的时候,估值便宜的时候是讲格局的时候,机构抱团把估值拉高,业绩兑现,机构赚的盆满钵满之后,你还在高位减持格局,那不较格局,那叫贪婪。
股市里很多人是赚钱的,但是最后为什么守不住利润?有些事因为看不懂,但是更多的人是因为贪婪。
6、最后,还是要对跟上我观点节奏的股民朋友说几点:
风格切换还在进行,高低切换也会延续,只要不追大涨过的高位还有机器人等方向,短期基本上风险不大。
不过要注意的是,新能源里的风光锂电等赛道,不适合再去追了,要等回调分歧的时候再去参与,仓位重的开始减;
底部的消费筑底阶段,不糊持续大涨,但是底部要开始慢慢抬升了;
周期有色化工也持续的爆发了,后面分歧低吸,短期不要追涨。
总的来说,风格切换的四大方向继续不变,但是要注意节奏,既然是切换,那就会一边底部上涨一边洗盘,高位出货也是如此,一边下跌一边反弹吸引人去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