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投资者大家好,我是永赢新材料智选的基金经理欧子辰。
近期新能源板块中储能板块表现亮眼,9 月 12 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明确提出到 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需达 180GWh 以上的目标,引发市场对新能源产业链细分方向的关注。
永赢新材料智选基金深度关注固态电池板块,不少投资者关心: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电、储能板块的相关度如何?其投资价值又该如何看待?
要理清这一问题,首先需明确固态电池与传统液态电池的本质差异 —— 二者属于不同技术类别的电池,分类逻辑与应用前景均有显著区别,相关个股表现也难免会有一定差异。
从产业分类来看,锂电池的划分可从 “终端应用” 与 “技术类别” 两个维度展开。按终端应用领域,锂电池可分为消费电池(适配手机、笔记本等消费电子)、动力电池(核心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池;如果按技术类别区分,当前大规模商业化的多为液态电池,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钴酸锂电池等,其电解质以液态形式存在;固态电池则属于下一代新型电池技术,核心特征是采用固态电解质,还包括钠电池、半固态电池等细分方向。其中,全固态电池凭借更高能量密度的技术优势,已成为全球产业界共同瞄准的发展目标,与传统液态电池形成 “当前成熟技术” 与 “下一代升级方向” 的清晰分野。
从市场表现逻辑来看,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的驱动因素也截然不同。全固态电池的市场表现更多依赖技术研发进展与产业化推进节奏 —— 技术突破速度、量产落地节点、成本控制效果等,是决定其价值的核心变量;而液态锂电池板块的表现,则更取决于行业当前的景气度边际变化,如动力电池的装机量增速、储能电池的订单释放情况、消费电池的需求波动等。二者的差异并非 “优劣之分”,而是关注重点不同,无论是液态电池景气度回升,还是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均能催生相应的投资机会,只是需从不同逻辑维度去评估。
回到与储能板块的关联度上,当前固态电池与储能板块的联动性相对较低。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在于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强的安全性及更宽的工作温度区间,但充放电倍率与成本控制仍是需重点攻克的方向。而储能电池对成本敏感度较高,结合技术成熟度与经济性考量,待全固态电池真正实现产业化后,大概率会先在对性能要求更高的消费电子、电动汽车领域率先放量;只有当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快速下降后,或才可能逐步切入储能领域。因此,现阶段储能板块的市场表现,与固态电池板块的关联度较弱,二者的驱动逻辑分属不同赛道。
对投资者而言,固态电池的投资价值在于其作为 “下一代电池技术” 的长期成长空间。随着全球车企、电池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固态电池的技术迭代与产业化进程正逐步加速,其在消费、动力领域的率先落地将打开增量市场。永赢新材料智选基金关注固态电池板块,正是瞄准这一下一代技术升级带来的投资机遇,后续将持续跟踪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量产进度与成本优化情况,挖掘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优质标的。
$永赢新材料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24738)$
$永赢新材料智选混合发起A(OTCFUND|024737)$
#锂电产业链爆发 宁德时代涨超10%#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关注方向仅以当前市场情况判断,不必然代表未来投资方向。具体以实际投资情况为准。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永赢新材料智选属于中等风险(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上述基金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