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几天梳理了一下今年4月8日以来,各指数的涨幅情况。
发现有一些行业指数,居然翻倍了。
比如,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跟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自2025年4月8日至2025年9月30日,区间涨幅达到120.82%。
通过名字大家应该也能发现,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其主体是AI。
但因为加入了“创业板”作为筛选条件,所以这个指数,变成了一个更加细分,集中度更高的AI赛道指数。

根据国证指数公司官网的数据,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大幅重仓了AI大行业中的细分赛道光模块。
“易中天”三家公司权重合计超过45%。
这种更聚焦,更有锐度的持仓风格,也给指数带来了更高的弹性。
01
ETF越来越像个股了
今年以来,部分ETF特别是AI相关的ETF的投资者应该会有一个感觉。
持有体验上,有时更像个股,弹性很大。
我觉得原因有两个。
其一,赛道很大,分类很细。
和其他行业相比,AI行业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赛道真的非常宽。
上游有芯片、光模块、服务器,中游有大模型,下游还有各种和AI相关的产业比如机器人。
而且在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相关的公司也非常多。
所以,在行业大、公司多的基础上,ETF可聚焦的赛道,就可能比较细。
比如,除了刚刚讲到的聚焦光模块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之外,还包括聚焦芯片国产替代的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以及聚焦机器人产品的机器人ETF南方(159258)。
这种更加细分,更加聚焦的特点,无疑给AI相关的ETF产品,带来了更高的锐度,和更大的弹性。
第二,主线清晰。
很多人说,今年市场的轮动很快,投资机会很难把握。
从微观上看,确实如此。
但宏观上,以今年最火的三个赛道为例——
无论是芯片的国产替代、还是英伟达产业链、亦或是机器人,这些概念的背后都是AI。
它们分别对应了算力基础、技术核心、以及产品应用落地。
所以市场的主线,其实一直围绕在AI周边。
再加上充足的市场流动性以及较高的热度,AI相关的ETF,就会有更高的弹性。
未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预期下,AI也有很大可能,成为全球经济一个新增长点。
北美大厂不断推出新能更高的算力芯片,国产GPU性能逐渐提升,云厂商持续增大AI相关CAPEX,下游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
这些正在发生的事,也能让持续推高AI的景气度。
02
AI赛道,布局一定要全面
更高的锐度,更大的弹性,这确实给AI赛道的ETF投资者们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交易体验。
往好处说,赚钱效率变高了。
但这背后也蕴藏着风险——
集中度更高,产品的波动更大,一旦市场进入调整,那么亏钱的速度也会加快。
所以,对于AI投资来说,买ETF,一定要全面。
通过布局不同赛道,实现分散效果。
我统计了AI三剑客,创业板人工智能、科创芯片、机器人,三只指数自2025年4月8日以来的走势。

可以发现,这三只指数的区间表现都不错,但波动也确实较大。
而如果我们可以平均分配资金,就可以较好的平衡收益与波动。

比如,每个指数都配置三分之一的仓位,组合的收益能超过80%,同时最大回撤只有-10.79%,同时,日波动也会有效下降。(数据来源:Choice;统计时间:2025年4月8日至2025年9月29日)
当然,分散效果好,也离不开三只指数持仓互补的特点。
创业板人工智能、科创芯片,这本身就是两个不同板块的指数,侧重点自然也不一样。
前者咱们开头提过,重仓光模块,更倾向于对北美AI产业链的映射。
后者则更倾向于算力芯片的国产替代。
所以,虽然二者都是算力硬件相关的ETF,但基于不同板块,以及不同的投资逻辑,均衡配置确实能起到分散的效果。
另外,机器人指数大家应该也比较熟悉,则更倾向于对机器人这个AI应用端的布局。

我也整理了这三只指数前十大重仓股。
可以发现,这些个股中,完全不存在重合部分。
这也是三者互补,适合作为组合均衡配置的原因。
03
尾声
随着ETF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产品内部也在经历分化。
对于大部分宽基投资者来说,选择一只宽基指数ETF或许就能满足需求。
对于大部分行业主题投资者来说,选择某只特定行业ETF,可能也够用。
但是对于AI这个大行业来说,一只产品,可能就不够用了。
所以站在管理人层面,相比于单一产品,大家可能更愿意用“战队”的方式,构建产品线。
像南方基金的AI三剑客,就包含了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机器人ETF南方(159258)三只产品。
场外方面,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A类:024725;C类:024726)于今天开启募集。
基金发行后,南方AI三剑客的场外产品,也算是集齐了最后一块拼图。
相当于用组合的方式,提供给大家一套全面布局AI产业链的工具箱。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用资产配置的方式参与投资,这或许也是配置AI行业,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