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狂飙 还能上车吗# 这段时间,算力板块迎来了一定幅度的调整,看空派一度占据了市场主导,他们看空的核心理由无非就一点“算力相关企业无实际业绩落地,估值高企,存在进一步回调的需求”,当对此我只想说:真正的“估值”,不是简单看数字,而是看未来能不能兑现价值。放在当下看,算力板块的估值,其实并不高。
长期来看,算力板块的行情并未结束,仍有三大支撑逻辑:
1. 需求端:AI应用爆发才刚开始。无论是GPT-5、Gemini、DeepSeek-V3.1等大模型的迭代,还是自动驾驶、AI医疗、智能制造等场景的落地,都在持续推高对算力的需求。数据显示,2024年初中国日均Token的消耗量为1000亿,截至今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突破30万亿,1年半的时间增长了300多倍,这种爆发式增长趋势仍在。
2. 供给端: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目前国产芯片在国内AI算力市场中占比仍低,替代空间巨大。随着国产芯片厂商的产能扩张和技术突破,国产算力链有望从“备胎”变“主力”。
3. 催化端:未来或仍有事件驱动。一是受DeepSeek新版本提振,多家厂商或将推出基于国产算力训练的大模型;二是国产算力芯片需求提升,头部互联网企业或将加大国产芯片采购力度;三是科创板IPO与资本开支加速,二线算力芯片企业有望上市,或将进一步激活板块情绪。
基于以上观点,我个人已于近期开启了圆信永丰科技驱动混合基金的周定投计划。为什么是周定投?相比日定投,它能更好地平滑成本线,避免短期剧烈波动带来的冲击;相比月定投,它的频率更高,在行情逐步回暖的过程中,能更及时地抓住低位收集“便宜筹码”的机会,不容易踏空。
写在最后:如果说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那么算力就是开采和炼化石油的设施。没有算力,再多的数据也无法转化为价值。当前,算力需求增长空间广阔,而国产替代、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三大动力或将推动算力板块进入一个全新的景气周期。对于投资者来说,算力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技术概念,如果相信AI的未来,不妨多关注一下这位“背后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