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国庆见闻:新能源浪潮下的投资机遇
一、国庆见闻:新能源渗透生活
2025年国庆假期,新能源的印记无处不在。无论是高速公路服务区排队充电的电动汽车,还是商场屋顶闪烁的光伏板,或是家庭储能设备的普及,都印证了“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假期期间,走访了几个城市,发现以下趋势:
电动汽车普及加速:国产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充电桩覆盖率显著提升,节假日“充电焦虑”大幅缓解。
绿色出行成主流:共享单车、电动公交、氢能出租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受到游客青睐。
储能技术进入家庭:部分家庭已安装光伏+储能系统,实现自发自用,减少对电网的依赖。
这些变化背后,是新能源产业链的成熟和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线索。
二、政策与产业:新能源的长期逻辑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储能行业爆发:9月12日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超180GW,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技术迭代加速:光伏N型电池、钙钛矿、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逐步商业化,推动行业从“量增”转向“质升”。
海外市场拓展:中国新能源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海外订单激增,2025年前三季度储能签约规模达208.09GWh,全球化布局加速。
产业周期进入盈利修复阶段
随着产能优化和成本下降,新能源行业毛利率逐步回升,储能、氢能等细分领域从“不赚钱”迈向盈利通道。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如华夏创业板新能源ETF标的)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达12.5%,龙头股(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占比超46%,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
三、投资视角:华夏创业板新能源ETF的价值
行业覆盖全面,聚焦高景气赛道
华夏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68)51%仓位配置储能产业链,23.6%布局固态电池,完美契合政策与市场热点。
前十大持仓股(如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均为行业龙头,受益于技术升级与全球化竞争。
低成本、高弹性,适合长期配置。
管理费+托管费仅0.2%,显著降低投资成本。
结论
2025年的国庆假期,不仅是举国欢庆的时刻,更是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从政策支持到技术突破,从国内渗透到全球扩张,新能源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华夏创业板新能源ETF作为投资工具,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低成本参与行业成长的机会。未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新能源赛道仍将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主线之一。@华夏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