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创AI、创业板AI指数再度爆发,科创AI早盘涨幅突破1.5%,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早盘突破3%!发生了啥?科技牛回归?科技能上车吗?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5/9/10 11:10
回顾8月,人工智能板块可谓涨势如虹,科创AI指数累积涨幅超35%,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涨幅超37%(数据来源:wind),一方面,AI大模型陆续上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行动”的政策红利出台,叠加企业中报业绩超预期等多重利好催化,人工智能板块迎来全面爆发。
那么,9月人工智能板块还能继续“狂飙”吗?如何跟上行情?
首先,当前人工智能板块是否过热?短期来看,人工智能板块的热度居高不下,成交占比显著提高。我们以8月28日的数据做参考,从成交占比来分析,当前TMT成交占比40.8%。而回顾过去两年几轮人工智能行情的成交占比,今年年初的DeepSeek行情最高达到46.5%,而2023年ChatGPT行情成交占比高达50.24%。这也说明现阶段人工智能板块已经进入历史上40%-45%的过热区间。从拥挤度来分析,通信和电子行业内部的拥挤度近期有所上升,目前在70%左右,但还未上升至历史极值水平。当前阶段资金博弈心态加剧,短期可能会出现波动,我们认为科技板块短期回调不影响中长期发展趋势,回调可能是逢低布局的机会。
其次,从基本面来看,当前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人工智能(AI)产业链由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核心环节构成,上游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中游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下游应用的实现,下游的应用需求则反向促进技术的迭代和基础设施的升级。
现阶段中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人工智能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逐步增强:
上游——算力:中国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算力规模居全球前列,智算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光模块等关键产业链环节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但先进AI芯片领域仍面临美国限制,设计和制造环节亟需自主可控。
中游——模型:国产大模型性能不断提升,DeepSeek、阿里巴巴旗下大模型跻身全球大模型排行榜前十五,中国和美国第一梯队大模型在中文领域的通用能力差距在持续缩小,从2023年5月的30.12%,缩小至2025年7月的7.78%。
下游——应用:随着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从限定场景拓展至通用场景,从处理简单任务升级为复杂任务,逐步解放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已从语音助手、图像识别等个别领域,扩展到医疗、教育、金融、交通、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正在与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地融合,重塑生产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推进,国产大模型、算力、算法、数据等方面加速迭代,推动AI在应用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未来可期。
那么,当前阶段是否适合布局人工智能板块?
从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板块值得布局,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政策支持力度大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以多个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明确到2027年实现与重点领域初步融合,2030年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2035年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推进,人工智能板块的各环节均有望受益。
第二,行业景气度高
算力作为AI的基础设施,是需求最确定、最先受益的环节,随着AI大模型性能突破、多模态技术演进及AI应用场景的快速落地,算力呈现指数级的需求增长,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如何把握人工智能机遇?
对于AI相关的指数选择方面:人工智能的行情往往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海外算力、国内算力、端侧AI、AI应用,其中海外算力,主要以CPO(光模块)、铜连接等,行情又以CPO为主,其三大龙头公司都在创业板上市,占据了“创业板人工智能”的35%的权重。因此,近期在CPO连涨行情的带动下,创业板人工智能板块迎来4连阳。
而国内算力主要是在AI芯片,主打国产替代,包括一些下游的端侧AI、AI应用等,都有不少对应个股在科创板上市,因此,“科创AI”是更能代表国内人工智能发展的指数。当前,国内人工智能正迎来“技术突破不断,产业落地加速” 的蓬勃发展期,技术与政策的“双击效应”正将中国AI产业推向爆发临界点,受益于国产替代逻辑的持续强化,科创AI指数今年以来表现亮眼,涨幅超64%。
$鑫元创业AI指数发起式C(OTCFUND|024479)$
因此总的来说,如果你看好海外算力行情,则可以关注“创业板人工智能”,如果你看好国内AI的发展,则可以选择“科创AI指数”;两者都看好的话,不妨可以两者兼配,结合行情实时调整配比。
#史上最薄iPhone来了 !果链影响几何?#
$鑫元科创AI指数发起式C(OTCFUND|024410)$
风险提示: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 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本报告内容和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本报告版权归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获得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