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13岁啦##创作扶持计划#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 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鑫元科创AI指数发起式C基金作为一只聚焦科创板人工智能核心资产的指数型产品,具备”高纯度、高锐度、高弹性”三大特点,该基金具有多重配置理由。
一、鑫元科创AI指数发起式C新发期间我的配置理由
首先我非常庆幸当时发现鑫元科创AI指数发起式C这只宝藏基并且上车了该基金,是的我目前的收益也是非常不错的,把握住了这波行情。2025年7-8月期间,鑫元科创AI指数发起式C基金的发行正值AI产业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的双重机遇期。当时市场环境下,科创5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高位(PE分位97%) ,但科创AI指数市盈率仅为74.07倍,处于发布以来46.59%的相对低估分位,这为新发提供了良好的估值性价比。同时,国务院于2025年7月31日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 ,这一政策为AI产业发展铺就了”高速路”,吸引了大量资金关注AI主题投资。
#晒收益#

从产品设计来看,该基金作为发起式基金,要求基金管理人自购至少1000万元并锁定3年 ,体现了公司对产品的长期信心。基金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该指数从科创板选取30只市值较大且业务涉及人工智能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约68%,集中度高但不过度集中,覆盖了半导体(49%)和计算机(35.8%)等核心领域 。费率方面,管理费仅0.5%,托管费0.1% ,显著低于同类主动型基金,降低了长期持有成本,适合长期布局AI赛道的投资者。

基金经理刘宇涛的量化背景和指数管理经验也是配置的重要考量因素。他拥有工学博士学历,深耕量化投资领域,管理的鑫元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跟踪误差仅为3.4% ,远低于合同要求的7.75%,体现出其在指数跟踪方面的专业能力。此外,其管理的科创AI指数增强基金在2025年跟踪误差控制在0.378%,年化波动率约39% ,虽然波动较大但跟踪精度高,适合追求高弹性收益的投资者。
二、AI赛道的发展前景
1. 技术突破:国产大模型与芯片加速追赶
AI赛道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国产大模型和芯片领域。截至2025年,国内已有超过140个大模型 ,其中多模态技术在垂直领域已开始落地应用。
2. 政策支持: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力
政策支持是AI赛道发展的关键驱动力。2025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深度应用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通过596亿元资本重点布局”AI+算力基建”、“AI+先进制造”、“AI+绿色能源”三大赛道 。地方层面,杭州市提出4年10亿元算力券计划,补贴比例最高可达60% ;萧山区则安排每年最高1亿元算力券和最高5000万元模型扶持资金,对优秀应用择优奖励 。这些政策从研发、场景、人才全链条支持AI产业发展,为赛道提供了坚实基础。
3. 应用场景:医疗与智能驾驶加速落地
AI应用场景的拓展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医疗领域,大模型已开始在辅助诊断、超声检查等方面应用,全球医疗AI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15亿美元 ,中国增速显著。然而,医疗AI的商业化仍处于早期,需解决数据隐私和临床独立应用的问题。在智能驾驶领域,L3级自动驾驶已实现商用落地(如华为乾崑ADS 4系统) ,预计2026年渗透率可达8%,2030年形成千亿级市场。法规方面,2024年实施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明确了事故责任划分原则,推动了智能驾驶的安全商业化。
4. 产业生态:算力自主化与开源生态并行
AI产业生态正逐步完善,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中科曙光牵头的”星云”算力工程(覆盖31省智能计算中心)搭载寒武纪MLU590加速卡,实现工业级AI模型训练成本下降40%。同时,华为MindSpore框架和寒武纪SDK促进国产AI软硬件协同,但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迁移案例较少,生态成熟度有待提升 。在开源方面,国内企业多基于LLaMA等开源模型开发,存在断供风险,但”紫东太初”等全自研模型已开始崭露头角。
三、鑫元科创AI指数发起式C基金的投资价值
1. 跟踪指数特点:聚焦AI全产业链
鑫元科创AI指数发起式C基金跟踪的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具有鲜明特点。该指数从科创板选取30只市值较大且业务涉及人工智能的上市公司,覆盖了从算力层(芯片、服务器)到算法层(框架、模型)再到应用层(智能终端、行业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 。指数采用调整市值加权,单个成分股权重不超过10%,每半年调仓一次 ,确保龙头集中且分散风险。行业分布上,半导体占比49%%,计算机占比35.8%%,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50%,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定位。

2. 成分股构成:龙头企业与高成长性并存
科创AI指数的成分股以龙头企业为主,同时包含高成长性企业。前十大成分股包括寒武纪(权重16.62%)、澜起科技(10.01%)、芯原股份(8.65%)、金山办公(7.79%)等核心企业 。从财务表现看,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实现扭亏为盈 ;澜起科技同期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41% ,显示出强劲的成长性。然而,部分成分股也存在风险,如寒武纪存货增长51.64%(2025年6月30日) ,需关注库存积压风险。

3. 风险收益特征:高弹性与低跟踪误差并重
科创AI指数的收益风险特征鲜明。从收益角度看,该指数近一年涨幅达151.85%,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35.20%)和中证人工智能指数(82.36%) ,显示出极高的弹性。从风险角度看,指数年化波动率约39% ,最大回撤25.36% ,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类别。基金方面,鑫元科创AIETF(跟踪同指数)近1月跟踪误差仅为0.022%,成立以来最大回撤4.45%,体现了基金经理刘宇涛在指数跟踪方面的专业能力。

基金经理策略方面,刘宇涛采用完全复制法,目标年化跟踪误差≤4% ,通过成分股替代策略应对流动性风险。同时,运用转融通证券出借、股指期货套利等工具增厚收益,历史年化超额收益达1.2%,增强了基金的长期竞争力。
四、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持有建议
截至2025年9月2日,AI板块正经历从”模型竞赛”向”场景落地”的关键转折。华为生态相关细分领域热度不减,AI芯片板块主力资金整体呈现大幅净流入态势 ,但部分液冷服务器、CPO等细分领域的龙头股出现资金净流出。从估值角度看,科创AI指数滚动市盈率74.07倍,处于发布以来46.59%分位,估值相对合理,但需警惕短期过热回调风险。
美国对华AI芯片限制政策已从2025年1月起生效 ,将全球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三个不同级别实施出口管制。中国被划入第三级,几乎完全被禁止从美国进口先进的AI处理器 。这一政策虽然带来挑战,但也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为指数成分股中的国产芯片企业(如寒武纪、澜起科技)提供了发展机遇。
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1. 长期持有策略:该基金作为布局AI赛道的优质工具,适合长期持有。AI产业正处于从技术突破迈向价值创造的关键阶段,国产替代逻辑强化,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2. 动态再平衡:可结合市场热度进行动态调整。当AI板块短期冲高风险集中时,适当降低仓位止盈;随着市场调整风险逐渐释放后,逐渐逢低布局,以博取后续行情发展。
3. 风险对冲:考虑到AI板块的高波动性,可搭配一定比例的红利类基金(如鑫元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进行风险对冲,形成”哑铃策略” ,降低组合整体波动。
4. 关注政策与技术进展:密切关注2025年下半年英伟达H20芯片恢复供应、华为CloudMatrix超级节点投产等算力升级动态,以及多模态AI在医疗、法律等高价值场景的商业化进展,把握投资机会。
五、未来投资展望
展望未来,AI投资将呈现三大关键窗口:
2025年下半年算力升级潮:英伟达H20芯片恢复供应、华为CloudMatrix超级节点投产,将带动算力层估值修复,为指数成分股中的算力企业(如寒武纪、澜起科技)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6年Agent应用爆发:多模态AI在医疗、法律等高价值场景的商业化落地将打开万亿市场空间,指数成分股中的应用层企业(如金山办公、石头科技)有望受益。
全球AI治理红利:中国主导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推动伦理标准统一,降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有利于AI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鑫元科创AI指数发起式C基金作为锚定中国AI产业从”技术突破”迈向”价值创造”成长红利的优质载体,其指数化投资形式规避了个股波动风险,成分股的科创属性与基金经理的量化能力形成双重护城河。在AI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当下,该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历史性技术革命的优质工具,值得长期关注和配置。@鑫元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