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创新药起落怎么了?》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探讨了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逻辑。首先,嘉宾分析了港股创新药板块的波动原因,指出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向好的产业趋势。然后,探讨了中美创新药市场的差异,强调中国创新药企在肿瘤、减肥药和自身免疫疾病三大领域的突破潜力。接着,对比了A股和港股创新药指数的特点,指出港股弹性更高但风险更大。最后,讨论了行业估值、政策支持及融资情况,认为创新药产业景气度将持续,但需根据不同风险偏好选择投资标的,并关注流动性风险。
1 马军分析港股创新药波动原因。
马军指出港股创新药板块波动源于纽约时报报道的美国可能限制中国创新药BD的行政令草案。草案内容涉及加强数据审查和增加监管费用,但尚未实施。他强调当前正值游说阶段,并非最终决策,且中国创新药不完全依赖美国市场。此外,马军解释了行情快速反弹的原因,并展望了创新药的长期发展潜力。
2 创新药产业发展趋势向好。
马君和张俊杰讨论了中美创新药行业的现状和争议。中国制药公司因质优价廉受到国际认可,最近的市场波动并不影响产业崛起的长期趋势。美股XBI指数的反应表明投资需看基本面而非短期波动。科技革命驱动行业进步,创新药行业景气度高,是当前资产荒背景下较稳定的投资选择。
3 创新药研发及投资逻辑讲解。
马君分析了创新药的投资特点,指出当前大量BD交易仅反映初步研发成果,后续临床和商业化阶段才能兑现更大价值。他介绍港股创新药指数剔除了CRO企业,聚焦纯创新药和仿创药企业,强调其高弹性特征并展示业绩优势。同时提到A股创新药指数代码为012782,但没有展开具体内容。
4 创新药指数差异解析。
马君解释了A股和港股创新药指数的区别。A股创新药指数综合性强,包含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和仿创药企,但弹性不如港股创新药指数。港股创新药指数成分股主要为已取得亮眼成绩的真实创新药公司,业绩和股价弹性更大,适合高风险投资者;A股创新药指数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5 创新药产业的投资价值。
马君分析了原料药和仿制药的低利润困境,强调创新药对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性。港股创新药企业具备高业绩弹性,成功产品可能带来丰厚回报。马君推荐了代码023930的港股创新药指数,指出其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并解释了指数成分公司聚焦肿瘤免疫疗法等前沿领域的原因。
6 创新药三大领域受关注。
马君讨论了创新药的三大领域:肿瘤领域的PD-1升级产品、减肥药的GLP-1迭代产品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他指出,PD-1的双抗和多抗改进版本及ADC联合用药是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减肥药领域关注口服剂型和减少肌肉流失的产品,中国药企可能在GLP-1迭代上有所突破。自身免疫药物临床试验周期长,差异化显著,未来前景广阔。这三个领域市场空间大,受到投资者高度关注。
7 创新药产业前景与估值分析。
马君讨论了创新药产业的发展前景,指出虽然股价下跌,但临床实验数量持续增长,产业研发活跃。他认为当前港股创新药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中枢上沿,尚未泡沫化,未来增长将依赖产品出海和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在审批和融资端仍有空间,产业整体具备较大潜力。
8 创新药产业融资与支付端分析。
马君指出创新药产业融资端虽未显著增长,但临床实验进展良好,科创板与港股上市为潜在机会。支付端受限于医保谈判价格压制,商保与医保双轨制有望打开市场空间。政策支持与产业动态是投资关键观察点。
9 创新药产业景气度向上,行情持续。
马君提到,今年创新药行情受产业景气度推动,而非仅学术会议催化。港股创新药权重股与海外大厂合作的首付款创纪录,并在靶点研究上取得进展。下半年仍有重要学术会议如WCLC等。张俊杰强调创新药行情刚开始,港股创新药产品02393包含一篮子优质药企,未来空间大。此外,眼科用药近年创新不多,阿托品药物受关注,主要发展在18-21年消费升级时期。
10 眼科和医疗药械行业面临增速放缓。
马君分析了眼科医院和眼科用药领域,指出消费群体有限导致扩张速度下降,并提到阿托品、OK镜等产品。医疗药械领域复杂,分为设备和耗材,设备采购受财政收入影响,增速不如创新药。AI医疗虽有潜力,但处于早期阶段。主持人提醒投资者关注产业景气度和流动性风险。
11 股价受预期和景气度影响。
马君和张俊杰讨论了股价波动因素,指出产业景气度是长期走势的中枢,但短期内受市场情绪影响会产生波动。他们建议根据个人仓位和市场情绪来决定投资策略,长期持有可降低追高风险。对于ETF产品,可以通过查看跟踪指数成分股了解持仓情况。
12 创新药投资弹性与风险分析。
马君通过对比A股和港股创新药企业特征,指出港股创新药由于纯创新药企比例高、业务从零起步等特点,具备更高业绩弹性但风险较大;A股创新药则因业务结构更综合,波动相对较小。两者选择需匹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对于创新药盈利来源,马君强调出海带来的估值提升逻辑,同时指出国内销售已有成功案例,并分析美国药企合作需求将降低政策管制风险。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