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创板市场表现要明显强于大盘,特别是综指率先突破前期高点,这一态势与2019年创业板突破后的长牛行情颇为相似。有分析认为,科创板有望成为下一个三年五倍的板块,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关注。那么,科创板是否真的具备这样的潜力?
国际环境:危机中的机遇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海外压力虽然给国内科技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催生了科技自强的机遇。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科技企业纷纷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提升抗风险能力。以半导体领域为例,国内企业在设备研发、芯片制造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为科创板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利率环境:降息周期助力估值提升
从利率环境来看,当前正处于降息周期,这对科技板块的估值具有正向催化作用。回顾2019年,同样是在降息周期中,创业板指数走出了长牛行情。如今,随着美联储预计实施两次降息,幅度约为50个基点,国内科技板块有望迎来估值提升的良机。
国内政策:聚焦科技主线
国内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成为重点聚焦对象。这些政策不仅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措施,促进了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科创板作为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自然成为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
科创综指:锚定板块机遇
在把握科创板行情方面,科创综指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000680)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组成,反映了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截至2025年2月28日,该指数共包含567只成分股,市值分布涵盖大、中、小盘证券,行业分布较为均衡,半导体、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和医药等行业占比较高,其中半导体权重达38%。
从市场表现来看,科创综指在过去三年中多数时间里都能超越科创50、科创100等指数,表现出较强的弹性。这得益于其全面的覆盖范围和均衡的行业分布,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全面地把握科创板的投资机会。
而且作为高贝塔高波动的板块,科创综指的弹性也为量化策略提供了不错的超额收益空间。较高的波动率意味着通过量化策略既能有机会规避高估的个股,也能准确挖掘那些被低估的个股。 例如最近新发的$大成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 (A类:023893;C类:023894),其通过预测个股未来收益(排序)和风险(波动率和相关性),进行组合优化,约束风险暴露,控制跟踪误差,最大化超额收益。而且这只产品分别由夏高和刘旺联袂掌舵,其中夏高拥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10年基金管理经验,专注于多因子选股、指数增强和主动量化等领域。而刘旺拥有7年公募基金量化投资研究与指数投资研究经验,擅长构建量化选股模型,优化投资组合。
这样看来,科创板在国际环境催生的科技自强机遇、降息周期带来的估值提升助力、国内政策聚焦科技主线的多重利好下,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那么想要在这个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我觉得类似于$大成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 (A类:023893;C类:023894)的指增产品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英伟达H20遭限购!中国芯圈能否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