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在不知不觉中,固收+投资成为了今年最火爆的品类。越来越多投资者通过固收+产品提升对权益资产的暴露。但是,如何在高波动的权益市场中,力争为固收+的持有人带来稳健的收益呢?如何形成穿越经济周期的资产配置框架和个股选择体系呢?如何用好多资产多策略的方法,优化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呢?
银华基金的冯帆,给出了她自己的答案:“组合管理+定量手段”。她是市场上少数具有自上而下配置框架,又擅长把各个策略落地到定量策略的基金经理。
截至6月30日,她的代表产品银华增强收益债券A近一年收益率9.46%,实现了4.36%的超额收益。(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5.10%。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她的投资理念,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全局观,独立性。
冯帆认为,固收+投资需要用全局观管理组合。用户最终获得的是多资产+多策略结合后的整体组合收益,而不是某一个局部资产的收益表现。
全局观意味着,根据对宏观环境和资产定价的刻画,用系统工程的方式管理组合的资产配置,并且严格遵守一条基本方针:承担高性价比的风险。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转债和股票的配置分配。当市场出现极端悲观定价的时候,她也会考虑逆向加仓,用更低的价格博取弹性,承担“便宜”的风险。
从组合管理的框架体系,到量化的选股体系、转债投资框架和债券的选择上,冯帆都呈现了寻找风险收益不对称性的思维方式。通过不断承担高性价比的风险,力争在市场调整中,组合下跌的幅度较小,而市场上涨的过程中,又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创出新高。
此外,冯帆也体现了独立客观的特点,无论是资产配置的胜率和赔率打分体系,还是纯债的择时量化框架,她都不希望去预判未来经济的方向,而是尽量清晰刻画市场和资产定价,把组合匹配到适应当下宏观环境和资产定价的方向。
在定量手段上,冯帆不仅体现在股票的多因子模型,也会运用在转债投资和纯债的个券选择。冯帆强调用规则化、体系化的方式做投资,只有这样才能积累下稳定持续的超额收益。特别是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固收+产品,定量体系的均衡和稳定,能更好匹配用户的需求。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冯帆的投资“金句”:
我们做的是资产配置和宏观环境的匹配,不做对未来的预测
利用固收+的多资产和多策略特征,始终承担高性价比的风险
一年真正出现胜负手的机会也不多,太多小的交易,带来的收益还不如交易损耗
转债投资的核心是评估其非线性定价,充分利用凸性的风险收益特征
主动投资会有明显的风格标签和偏好,而这一套量化选股体系会更均衡,超额收益的稳定性或比较好
在单因子维度上,要区分超额收益的持续衰减和周期性波动
相比于主动的转债投资,通过定量化和规则化的方式构建转债组合,能够更好追求优化风险收益特征的目标,发挥转债特有的风险收益非对称性
我们把“产品定位下,有效承担风险”作为组合管理的目标
股债资产之间的夏普比收敛,带来资金切换行为持续发酵,则是行情背后的核心驱动力量
思考是最有价值量的环节
用全局观做固收+投资
朱昂:你是宏观策略研究员出身,能否先谈谈在从业的经历中,你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对固收+投资的理解?
冯帆
从学校读书到之后的从业经历,是一个慢慢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最终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投资的实践。
我本科学的是国际经济学,帮助我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初步逻辑。在研究生阶段,我读的是金融数学,又让我理解了如何通过具体的定量研究进行策略落地。从业的起步阶段,我是宏观策略的研究员,形成了投资的全局观视角。
2016年我加入了银华固收+团队,先从基金经理助理做起,再到2020年开始独立管理账户。我发现投资和研究有着一定的差异,需要把具体的策略和决策进行落地。从那时候开始,我又把之前研究生阶段的金融数学重新运用起来,落地到资产配置、组合管理和细分策略的执行。
通过这些经历,我形成了今天这套“组合管理+定量手段”的投资框架。固收+产品的投资,要先从组合管理开始。通过理解产品的定位和风险收益特征,构建相匹配的资产配置方案。这是一个需要全局观的系统工程,用户最终获得的是整个产品的收益特征,而不是来自单个细分资产。
形成了全局观下的组合管理后,我们再考虑实现稳定的超额收益。这就需要通过定量手段,把我们在细分资产类别上的策略用系统化和规则化的方式落地。通过这个方式,我们希望超额收益是相对稳定的,不是依靠主观预测博取收益。
朱昂:股债混合固收+的第一步是资产配置,在战略资产配置形成产品特征后,能否谈谈在战术资产配置的管理上,你是怎么来做的?
冯帆
在TAA的战术资产配置层面,我有三个原则:
我们做的是资产配置和宏观环境的匹配,不做对未来的预测。我们在资产配置上的收益,不依赖于押注对未来经济变化的预测。希望把当下的宏观环境、资产价格水平等因素,能够清晰的刻画出来。然后把当前的资产配置结构,调整到相匹配的模式。我认为理解当下比预测未来更可持续。
充分利用固收+的多资产和多策略特征,始终承担高性价比的风险。比如说,我们会设定组合中的含权敞口。具体配置多少在股票和转债,就取决于这两类资产之间的风险收益比。
在决定了组合的权益敞口后,债券的久期也要符合股债对冲的配置思路,而且对冲成本要合理。当阶段性的长久期资产定价偏贵、收益率较低时,我们会做一定的偏离,但是长期的股债配置会体现两者的协同。
适度做逆向的战术资产配置。当市场出现极度悲观的定价时,相当于用白菜价捡黄金,我们考虑做一些逆向加仓的动作。当然,逆向投资的前提是,把回撤管理做好,不能在想加仓的时候已经把风险预算都用完了。所以,适度逆向的资产配置,也和我们整体的组合波动和回撤管理,是环环相扣的。
胜率和赔率兼顾的资产配置打分体系
朱昂:除了这三个原则之外,你们还有一个资产配置框架的胜率和赔率打分体系,能否也展开谈谈?
冯帆
我们从胜率和赔率两个维度,把宏观环境和资产定价做一个全面、客观的刻画。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够避免短期情绪的扰动,也能跳出局部的讨论,看到一个全面系统的图谱。
胜率角度,是对宏观周期位置的刻画,包括经济周期、信用周期、流动性周期等,以及每一个周期的变化方向和斜率。
赔率角度,是对资产定价的刻画,其中的层次就更加丰富。既有单一资产的估值定价水平,也有资产之间的比价关系,还有短期的市场热度、拥挤度、机构行为等维度。
这一套打分体系的权重,是经历过比较稳定和可信的数据检验。我们不会对短期的市场焦点做权重调整,每一个打分体系的权重,都有其内在逻辑。从长周期多资产配置角度来看,这一套打分体系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中高胜率的年度配置建议。
充分利用转债的非线性特征
朱昂:你前面也提到对转债的使用,能否具体谈谈转债作为一种带有期权特征的资产,如何在资产配置中发挥作用?
冯帆
转债投资的核心是评估其非线性定价,充分利用凸性的风险收益特征。
在绝大多数时候,转债的凸性能实现进攻可、退可守的效果,大幅改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但有一个前提是,转债的估值不能过高,否则会出现负向的不对称性。在市场上涨的时候,不再有弹性,但市场下跌的时候,向下弹性很大。
我们的应对方式是,在权益总敞口的分配上,充分评估转债的非线性价值。
朱昂:你前面也提到了逆向加仓的前提是把回撤管理做好,能否具体谈谈回撤管理是怎么做的?
冯帆
我们把回撤管理,切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部分。
事前管理:根据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预期,制定一个大致回撤控制目标。比如说一个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目标是6-8%,最大回撤大约是4-5%的水平。这就形成了我们事前风控的锚。
事中管理:我们会根据资产配置的胜率和赔率,对组合做动态调整。在我们的细分资产中,也尽量做好回撤管理。以我们的多因子选股策略为例,希望通过多个维度降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在转债投资上,我们很看重估值,也是控制回撤的有效手段。
事后管理:如果组合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回撤,我们会通过风险预警机制把风险敞口降下来。但降仓只是故事的一半,关键是通过一套具体的定量体系,指导我们什么时候把仓位加回来。
追求超额收益稳定的量化选股策略
朱昂:在细分的股票投资上,能否谈谈你是如何用量化手段,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
冯帆
首先,我们需要定一个指数增强策略的基准。
其次,在基准下,我们去寻找适应性比较好的单因子。在因子筛选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会看因子的超额收益稳定性,也会看在风格逆风期的负向拖累有多差。之后,我们会去寻找有没有对冲性的因子,构建出一个风格对冲的多因子组合。
第三,我们从策略的维度实现规则化的多因子选股。这个选股的策略,是有望穿越周期的。主动投资会有明显的风格标签和偏好,而这一套量化选股体系会更均衡,超额收益的稳定性或比较好。拉长看,我们在股票指增策略的超额收益中,大约70%来自于alpha层面,30%来自于行配层面。
最后,我们通过策略构建和风险管理,对多因子的选股组合不断迭代优化。我们还会通过风险模型,对行业暴露、风格暴露、组合波动做控制。最终追求一个超额收益和风险管理下的最优投资组合。
对于固收+产品来说,用多因子量化选股的方式,也更匹配产品的目标。这类产品并不是去比锐度,也不是呈现风格标签,而是帮助投资者实现稳健的收益。
朱昂:市场上已经有许多量化选股的机构,我们在量化投资上,如何避免超额收益的衰减?
冯帆
在单因子维度上,要区分超额收益的持续衰减和周期性波动。
对于前者,解决方法就是不断挖掘有效因子,基于对定价逻辑的理解,不断完善因子构建。
对于后者,需要承认并接受单因子的周期性波动,解决方法就是在低相关性的不同维度下,通过多因子的组合方式去平滑这种波动。
规则化的转债和纯债策略
能够形成更好的全局观
朱昂:在转债投资的主动+量化上,我们是怎么来做的,相比完全主动的转债投资,有什么优势?
冯帆
相比于主动的转债投资,通过定量化和规则化的方式构建转债组合,能够更好实现优化风险收益特征的目标,发挥转债特有的风险收益非对称性。
而自下而上的主动转债投资,总能找到理由去论证“贵有贵的道理”。但持有了一批“贵有贵的道理”的品种时,组合层面的风险收益特征就很容易失控。拉长看,也很难赚到转债组合不对称性的收益。
但我们也不是机械地使用量化策略,而是看到量化策略本身的能力边界。转债和股票在样本空间、有效回撤历史数据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一些难以被规则化刻画的信息,我们在构建初步组合后,通过研究团队自下而上的覆盖去结合这些信息,进一步形成主动增强的结果。
产品定位下,有效承担风险
朱昂:作为一个中等波动的产品,如何提高产品的夏普比?
冯帆
我们把“产品定位下,有效承担风险”作为组合管理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不追求短期排名,而是希望做出一个长期有盈亏比优势的好产品。我们希望产品的上涨弹性是优于下跌弹性的。
具体在如何实现方面,我们的核心做法就是“组合思维+定量手段”。
组合配置结构先于细分资产策略,不是简单股债的拼接,而是涉及资产配置和回撤管理的综合体;
细分资产上,尽量避免基于阶段性的主观观点去获取收益,而是基于规则化、系统化的策略体系,力争保证超额收益的持续性与稳定性。这个过程中,就会采用定量策略方式,对各自类属基准进行基准增强。
朱昂:所以在组合管理上,你如何承担高性价比的风险?
冯帆
资产配置的三原则就是体现的这个过程:
通过胜率和赔率视角,优化资产配置的择时决策;
在资产之间的内部协同上,在风险预算分配到性价比最高的资产类别,并且通过长期股债对冲优化组合的夏普比;
通过适度逆向在风险定价便宜的时候,承担高性价比风险。
在细分资产的策略维度,核心思路也是围绕寻找高性价比的标的。通过多因子模型的选股,实现稳定的阿尔法。在债券的择时和择券上,也基于“折价购买不对称性”原则。
股债之间夏普比的收敛
是驱动资金流向的核心逻辑
朱昂:能否谈谈接下来对市场的一些展望?
冯帆
在资产配置层面,核心逻辑是股债之间夏普比的收敛。
从年初开始,我们一直认为权益资产是积极可为的状态。
股债资产之间的夏普比收敛,带来资金切换行为持续发酵,则是行情背后的核心驱动力量。
资金驱动下,我们需要观察正反馈何时走向极值。对于资产整体而言,基于估值寻找贝塔层面的卖点,只有在极值水平才有效。历史上看,极值往往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极值也不是基于单一资本,而是会看到多个不同维度指标的共振。
操作上的应对,核心平衡上行风险和资产价格波动。随着资产加速上涨,波动也会抬高。这时候要回到风险预算,基于资产的风险收益比重新分割预算。对于股票而言,整体水位下仍然存在较强的结构性分化特征,也即存在着细分策略的定价差异与超额空间。对于绝对价格与期权估值双双靠近历史高点的转债,我们在当下尽量避免负向不对称性的风险。最后,关注债券久期品种在调整后的对冲工具价值。
朱昂:在你个人的从业生涯中,有没有一些重要的时刻?
冯帆
我觉得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
1、13年入行后,先是加入了一家私募基金。当时在领导的严格要求和帮助下,形成了独立、全局、追求本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之后的投研生涯中,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2、15年来到银华基金,16年加入了固收+团队。在多资产、多策略的产品形式下,把此前的专业积累和金融数学功底,进行具体的策略研究和实践。到今天大家看到我们在产品管理上比较清晰、完整的管理方式和策略体系,实际上背后是这些年逐步积累的一个结果。
3、23年开始思考对固收+产品的股票管理方式,从自下而上选股转向量化指增,24年正式实践。核心是穿越周期,寻求更稳健均衡的超额收益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把此前在组合管理和转债、纯债的量化策略积累做了系统梳理和整合,最终在产品层面形成了目前完整、清晰的全套方案。
朱昂:投资的压力很大,如何缓解压力?
冯帆
投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短期业绩表现对心态的考验,另一个是随着规模增长,承载越来越大的客户责任。我觉得,很难通过“想开”化解压力。压力背后,是面对挑战时缺乏能力感而产生的焦虑。我会选择正面突破,解决问题、获得能力感的过程,自然也会解决压力。
比如市场起起伏伏,投资业绩也会不可避免有阶段性的压力。在我看来,短期收益有一定的随机性,长期收益则是可以在体系化、规则化的组合管理和策略构建中去把握的。
我比较喜欢的一种状态是,“晴耕雨读”。有压力的时候,就多去想想策略思路,投资认知的形成和策略体系的构建,不能是需要用的时候再去积累。把工作做在前面,不仅在这个过程能分散焦虑的心情,也会通过对长期业绩更好的把握感,来获得真正的内心的踏实。
朱昂:如何让自己保持进步和迭代?
冯帆
心态开放,边界是可拓展的。
有效地勤奋,思考是最有价值量的环节。
行动力。不要期待一开始就完全掌握全景,很多思路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清晰、完善的。
风险提示:
贾鹏履历:硕士学位。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任职于银华基金,担任行业研究员职务;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任职于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行业研究组长;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任职于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经理助理。2014年6月起任职于银华基金,曾担任银华永祥保本混合(2014.8.27-2017.8.7)、银华中证转债指数增强分级(2014.8.27-2016.12.22)、银华增值(2014.9.12-2020.5.21)、银华信用双利债券A/C(2014.12.31-2016.12.22)、银华远景债券A/D(2016.4.1-2025.3.11)、银华多元收益定期开放混合A/C(2018.1.29-2021.7.30)、银华永祥灵活配置混合(2017.8.8-2025.3.12)等基金基金经理。
现管理基金如下:银华多元视野灵活配置混合(2016.5.19起)、银华多元动力灵活配置混合(2017.12.14起)、银华信用双利债券A/C(2019.6.28起)、银华增强收益债券A(2020.2.19起)、银华多元机遇混合(2020.9.10起)、银华远兴一年持有期债券(2021.2.8起)、银华多元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2021.7.15起)、银华增强收益债券D(2025.2.26起)、银华增强收益债券C(2025.3.31起)。
现管理基金业绩如下:
银华多元视野灵活配置混合成立于2016年5月19日,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84.75%、9.96%、-29.84%、-14.11%、3.65%、92.4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13.50%、-1.21%、-10.80%、-4.68%、10.35%、24.16%。
银华多元动力灵活配置混合于2017年12月14日成立,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78.79%、12.60%、-30.91%、-12.96%、8.36%、77.7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15.22%、0.23%、-9.56%、-3.42%、11.72%、22.84%。
银华信用双利债券A于2010年12月3日成立,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11.55%、4.99%、-4.83%、-1.14%、3.63%、88.29%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0.89%、1.71%、-0.67%、2.32%、3.39%、 2.52%。
银华信用双利债券C于2010年12月3日成立,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11.12%、4.61%、-5.22%、-1.60%、3.25%、78.0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0.89%、1.71%、-0.67%、2.32%、3.39%、2.52%。
银华增强收益债券A于2008年12月3日成立,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9.93%、6.86%、-6.03%、1.33%、6.65%、131.6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3.07%、5.69%、3.37%、4.67%、8.32%、93.42%。
银华多元机遇混合于2020年9月10日成立,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为-13.83%、-25.79%、-23.32%、-7.37%、-46.1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5.79%、-14.30%、-8.77%、14.42%、-4.33%。
银华远兴一年持有期债券于2021年2月8日成立,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为-2.03%、1.87%、4.56%、8.6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83%、0.76%、6.29%、7.82%。
银华多元回报一年持有期于2021年7月15日成立,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为-21.49%、-17.31%、7.95%、-26.5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4.89%、-8.91%、14.11%、-12.87%。
冯帆履历:硕士学位。曾就职于华夏未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8月加入银华基金,历任投资管理三部宏观利率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养老金任养老金及多资产投资管理部基金经理/投资经理(年金、养老金)/投资经理助理(社保、基本养老)。
现管理基金如下:银华增强收益债券A(2020.12.29起)、银华钰祥债券A/C(2025.2.12起)、银华汇益一年持有期混合A/C(2025.2.12起)、银华稳利灵活配置混合A/C(2025.2.12起)、银华泰利灵活配置混合A/C(2025.2.12起)、银华增强收益债券D(2025.2.26起)、银华增强收益债券C(2025.3.31起)。
现管理基金业绩如下:
银华增强收益债券A于2008年12月3日成立,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9.93%、6.86%、-6.03%、1.33%、6.65%、131.6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3.07%、5.69%、3.37%、4.67%、8.32%、93.42%。
银华钰祥债券A于2024年5月15日成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为1.2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44%。
银华钰祥债券C于2024年5月15日成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为0.8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44%。
银华汇益一年持有期混合A于2020年8月24成立,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4.74%、-3.15%、0.53%、4.41%、8.7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0.56%、-2.00%、0.03%、6.96%、7.65%。
银华汇益一年持有期混合C于2020年8月24成立,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4.32%、-3.53%、0.12%、4.00%、6.6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0.56%、-2.00%、0.03%、6.96%、7.65%。
银华稳利灵活配置混合A于2015年5月21日成立,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8.59%、24.13%、0.64%、-7.05%、0.09%、-4.18%、13.2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2.53%、2.54%、2.53%、2.53%、2.53%、2.54%、29.05%。
银华稳利灵活配置混合C于2016年4月1日成立,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9.52%、22.06%、0.23%、-7.34%、-0.34%、-4.52%、11.9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2.53%、2.54%、2.53%、2.53%、2.53%、2.54%、26.03%。
银华泰利灵活配置混合A于2015年4月24日成立,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32.84%、9.82%、3.79%、-4.74%、-2.16%、1.97%、68.7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2.53%、2.54%、2.53%、2.53%、2.53%、2.54%、29.37%。
银华泰利灵活配置混合C于2016年4月1日成立,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的的净值增长率依次为22.04%、9.56%、3.39%、-4.98%、-2.45%、1.65%、41.9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依次为2.53%、2.54%、2.53%、2.53%、2.53%、2.54%、26.03%。
(以上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6.30)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五、本基金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yhfund.com.cn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