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与港股科技板块经历短期回调,但科技创新作为市场主线的长期逻辑并未动摇。伴随重要部门持续释放政策利好,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股估值提升的底层支撑更加坚实。
短期波动恰是检验投资定力的窗口——正如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突破背后是团队自2015年的技术积淀,科技投资更需以长周期视角捕捉确定性趋势。与此同时,面对技术快速迭代与产业激烈竞争,分散布局、广域覆盖或是降低波动风险的有效策略。在AI革命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当下,科创板作为中国“硬科技”主阵地,正成为资金配置的核心标的。
如何更高效地把握这一机遇?覆盖全、弹性足、风险收益比优的科创综指或是个不错的选择。科创板自2019年开板以来,已汇聚581家硬科技企业,总市值达6.3万亿元,成为国产替代与前沿创新的战略高地。然而,传统科创板指数存在显著局限性:科创50仅覆盖50只个股,市值占比48%;科创100、科创200更侧重中小市值,覆盖度分别降至25%、17%,难以全面反映板块全貌。相比之下,科创综指样本数量超560只,剔除ST/*ST证券后,对科创板市值覆盖度高达97%,真正实现从千亿龙头到潜力新星的全盘纳入。这种“广谱式”编制方式,既能捕捉头部企业的确定性增长,又可提前布局黑马标的,形成对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的系统性覆盖。
科创综指在加大了对科创板整体的市值覆盖度后,就能够把“潜力股”黑马类企业加上,也就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硬科技”的整体情况。此外科创综指相较其他家族成员展现出了更优的风险收益比。如表所示,科创综指基日以来(2019/12/31)累计上涨11.28%,年化夏普比与卡玛比率均优于其他科创系列宽基。这意味着,在相同的风险特征和持有周期下,科创综指或能给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体验。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步入“硬实力”比拼阶段,科创板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通过$富国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联接C$ (023738)布局科创综指,既能规避个股波动与赛道选择难题,又可一站式分享科技产业升级红利。其费率水平处于行业低位,长期持有成本优势显著。#微盘股大跌!风格切换还是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