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OTCFUND|023719)$ $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C(OTCFUND|023720)$科创综指全称“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被称为科创板的全新“晴雨表”。在科创板全部581家上市公司中,科创综指含纳了567家,市值覆盖率也高达97%。
4月10日,科创综指在盘中再度展现强劲走势,单日涨幅达到2.26%。尽管较前一交易日的大幅反弹略显温和,但考虑到早盘即出现显著高开,这一涨幅实则延续了市场的强势修复节奏。
科创综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纳入了此前科创系列指数未覆盖的200多家中小市值企业,其中不乏各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强者”。Wind数据显示,科创综指的企业平均市值为 113亿,市值中位数51亿,既能吃到大企业稳健经营的成果,也不错过中小企业高速发展的机会。
二是将成分股分红收益直接计入指数,避免了除息导致的指数虚跌,能够更真实反映实际到手的投资回报;三是自动纳入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像手机系统自动升级一样。
科创综指是科技时代的核心资产?
总结来说,科创综指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硬核、成长、均衡。硬核在于成分股中集结了众多“卡脖子”领域的攻坚者,既有专攻芯片制造的专家也有孜孜不倦钻研 医疗创新的前沿企业,这些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和专利数量放眼全市场都处于领先水平,堪称中国科技创新的“先锋部队”。
科创综指是科创板的重要核心指数,拥有四点关键特征,以独特魅力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
覆盖全面、代表性强
科创综指行业分布较为均衡,无论企业所属细分领域、规模大小均纳入其中,为投资者洞察科创板整体走势提供了清晰视角。
聚焦“高科创”
科创综指成分股高度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前六大行业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计算机、国防军工合计占比超过90%,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 装备等前沿领域企业密集分布。
这些企业凭借强大的科研创新实力,持续投入研发,诸多核心技术处于国际前沿或国内领先,专利数量可观,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成长潜力大
2019年-2023年的过去四年间,科创板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均在10%附近,远超中证全指和创业板。科创综指成分股大多处于成长高速期,依托高研发投入、高速行业发展以及旺盛市场需求, 投资潜力大。
政策导向鲜明
科创板诞生于我国大力扶持科技创新、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一系列诸如税收优惠、研发补贴、上市便利等政策为成分股企业发展护航,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也让科创综指成为观察我国 科技产业政策成效与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创新的关键窗口。
最后我们再来看下其均衡性。科创综指前10大重仓股占比不到24%,最大个股权重仅5%,行业上博采众长也有相互补充,让指数整体表现更加稳定,拥有更多底气面对迅疾的行业轮动。
说了这么多指数的特点和优势,那历史表现到底怎么样?
科创综指自基日(2019年12月31日)以来累计涨跌幅达10.73%,高于同期科创板其它指数,表明科创综指具备更具吸引力的长期表现;此外相比于市场均衡宽基中证800指数,科创板指数表现出更高弹性。 科创综指用 实力证明了自己“硬核”的长期业绩韧性。 数据来源:华夏基金,Wind,Ifind,数据截至2025.01.20
中国科技企业应接不暇地火速出圈,底层技术不断实现重大突破,科技强国之路正兴,引发全球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重估!
当前科创板集聚的硬科技企业,恰处于技术扩散曲线的关键拐点——一方面,前期研发投入开始进入成果兑现期;另一方面,国产替代加速与政策支持深化,正在塑造"估值洼地"向"价值高地"跃迁的底层逻辑。
站在全球科技大周期的维度审视,半导体工艺突破、量子计算萌芽、AI大模型迭代等革命性力量,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应用市场与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其科技板块的估值重构,绝非短期脉冲式行情,而是伴随产业升级的持续性进程。当科创综指的技术形态与产业趋势形成双重共振,或许我们正站在新一轮科技牛市的起点。
眺望更远的未来, AI算力、生物医药被写入新质生产力扶持清单;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强化“硬科技”定位,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一切都在预示着在政策 呵护下, 在产业动力和政策的双重助推下,作为“科技晴雨表”的科创综指前景愈发明朗!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A:023719,C:023720)正在发售中,通过一键配置A股科技赛道核心资产。@华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