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时科创指数家族
近日,A股市场在创下阶段性新高后进入高位震荡,尽管市场近期呈现涨跌互现格局,但成交依然活跃。在此轮行情中,硬科技赛道不仅是核心引擎,更在震荡中展现出较强韧性,其长期投资价值与增长潜力依然值得期待。
硬科技赛道成为此轮行情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芯片、大模型算力等板块掀起连番热潮,在资本市场中展现出上涨势头。
如果说,2020年科技板块火热以半导体设备、消费电子为核心,市场更关注产能扩张。当前则属于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共振,以寒武纪为代表的重要芯片企业从“备胎”转向主力,国产半导体设备替代率持续提升。可以说过去是“布局早期”,当前是“爆发兑现期”,产业成熟度显著提升。
“2025年科技板块火热的核心在于‘政策精准性+技术自主性+盈利可见性’的三重支撑,相比前两轮持续性可能更强,但分化也将更剧烈。”在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李庆阳看来,当前科技板块火热本质上是中国科技产业从“追赶期”向“引领期”跃迁的阶段性特征体现。

当科技板块火热的浪潮奔涌而来,公募基金管理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投资机遇中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于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答案藏在扎实的“内功”修炼之中。
博时基金依托强大的投研平台和量化团队,穿透市场波动把握资产本质规律;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率先布局科创AI ETF、科创100指数ETF、科创芯片ETF博时等一系列旗舰产品,打造出了受投资者青睐的硬科技投资产品矩阵,覆盖科创全产业链。
超前布局科创赛道
作为首批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的5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自1998年7月13日成立以来,博时基金参与了中国基金市场的规则制定与业务探索,堪称行业“拓荒者”之一。
科创板自2019年开市,六年时间,截至今年3月,这块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试验田”已培育586家硬科技企业,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六大“硬科技”领域,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阵地,总市值达74217.35亿元。
早在科创板设立前三年的2016年,博时基金便启动科创投资战略,2017年率先成立以科创投资为核心的投研一体化小组,集结跨行业研究员与基金经理,聚焦TMT、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
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传统投研条块分割的局限,更通过自主研发的“成长溢价理论”破解了科创企业估值难题——针对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设计动态估值模型,有效提升研究成果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我们始终认为,科创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成长性而非短期盈利。”博时基金首席投资官曾鹏指出,这套理论在实践中已成功指导多只科创主题基金捕捉高潜力标的,例如早期布局某半导体设备龙头,在企业尚未盈利阶段即通过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指标评估其长期价值。

2019年科创板开板后,博时基金迅速推出多只科创主题基金,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投资实践。2024年,公司进一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将科技投资确立为权益投资的核心方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投研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主动管理、被动指数、跨境配置的全品类科创产品体系,实现了从单一赛道投资向全产业链生态布局的跨越。

在这场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耦合中,博时科创家族以“指慧家”平台为基,形成覆盖不同市值、行业、策略的指数产品矩阵,覆盖了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科创芯片、科创AI、科创债等细分方向,这种全方位布局让投资者能精准配置不同科技赛道。
中国科创价值重估中的“博时样本”
在全球科技产业链重构浪潮中,中国科创板块正从“全球分工配角”加速向“关键环节主导者”跃升。这一历史性转变不仅重塑了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更为中国科创资产开启了长期价值重估的新周期。
在此进程中,具备敏锐洞察力的基金公司既是产业趋势的精准捕捉者、市场价值的深度发现者,更是中国科技变革的核心受益者——而博时基金的实践,正是这一进程中极具代表性的样本注脚。
截至2024年底,博时基金持仓科技公司总市值较2019年增长近50%,科技方向权益类公募产品数量达56只,较2019年增长218%,占公司全部权益产品比重超过50%。

以博时基金科技产品矩阵中的名将唐屹兵为例,他管理的科创100指数ETF(588030)为例,该基金近年来展现出良好的业绩表现和投资优势。基金二季报显示,近1年单位净值累计增长39.4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8.97%,展现出较强的跟踪能力和一定的超额收益能力。(近一年指2024年6月30日至2025年6月30日。)
人工智能投资方面,以李庆阳管理的科创AI ETF(588790)为例,这只产品去年4季度成立时,规模只有2.35亿元,截至到今年8月25日,规模突破70亿元。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二季度净值增长为17.0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仅为7.54%,领跑科创主题投资,也大幅跑赢主流宽基指数。
(成立规模数据来自基金公告,时间截至2025年1月2日;8月25日规模数据来自交易所。)
其跟踪的科创AI指数主要聚焦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半导体行业占比超51%,前十大成份股包括澜起科技、寒武纪等。

(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仅作为成份股列示,后续可能发生变化。)
科创芯片ETF博时业绩同样表现强劲。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2025年二季度,该基金净值增长62.1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6.22%,其跟踪的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2024年收益34.52%,基日以来累计回报99.32%。
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半导体龙头合计权重超57%,凸显国产替代核心力量。
“我们的产品矩阵已覆盖科创全产业链,既有主动管理的行业主题基金,也有跟踪科创50指数的被动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曾鹏介绍。2024年推出的AI+半导体ETF联接基金,精准把握了人工智能与国产替代的双重机遇,首发规模突破80亿元。
债券赛道上,截至8月25日,科创债ETF博时规模突破百亿元,其跟踪的上证AAA科创债指数总收益表现优于万得短债、中长债指数、1-3年隐含AA+信用财富指数。
(指数基日以来截至2025.6.15,上证AAA科创债指数总收益为13.91%,折算年化收益为4.67%,行情表现显著优于万得短债(2.69%)、中长债指数(3.33%)、1-3年隐含AA+信用财富指数(3.43%)。整体回报水平略好于3-5年隐含AA+信用财富指数(4.37%)。数据来源:Wind;规模数据来源交易所;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也不代表相关基金未来表现;最大回撤修复天数指选定区间内基金从最大回撤区间的结束日期净值恢复到最大回撤区间的开始日期净值之间的天数;年化夏普比率衡量的是投资者每承担一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博时基金通过创新实践和不俗的业绩,打造了全面的科创指数投资工具箱,为投资者把握市场行情提供布局工具。
AI重塑科技投研体系
在基金公司中,AI与科技投资的融合本质是用技术放大人类的认知边界,最终目的是提升投研效率、决策准确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博时指数与量化团队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公募较早组建的指数量化团队之一,团队由近20名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组成。随着公募基金对科技赛道的布局正迈向专业化、精细化,博时基金近期围绕科技投资方向,从资源投入、工作机制、组织建设三大维度重点发力,全面升级投研能力。
博时基金在资源投入上向科技领域深度倾斜。目前,公司5个产业投研小组中,3个明确聚焦科技投资赛道,半数以上研究员集中于科技产业相关领域,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核心细分赛道,实现科技赛道个股的全面跟踪与研究覆盖,为精准挖掘投资机会奠定基础。
针对科技产业“赛道多、变化快”的特性,博时基金投研团队建立分级研究机制:对各行业进行三级以上细分,搭建动态更新的“产业资源池”,通过高频数据跟踪捕捉赛道边际变化。同时,针对AI医疗、科技新消费等跨领域融合型赛道,推行“多团队联合覆盖”模式,打通内部沟通壁垒,整合不同领域研究视角,提升复杂赛道的投研效率。
自2024年以来,博时基金全面还启动“AI+投研”战略,用AI技术构筑智能投研护城河。组织架构层面,博时基金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并由首席数字官直接负责管理,负责与投研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交易部门深度对接相关需求,并直接应用于投研效率提升、组合风险管理、交易头寸管理等多方面,从投研管理、风险管理等多方面提升效率,增强科技研究能力。
例如,投研管理方面,博时基金在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模块,对基金经理进行内外部相关投研信息聚合,提升投研人员的信息获取效率。
同时在系统中设立风险提示单元,提示市场相关行业短期舆情及其他交易性质风险,方便基金经理进行投资决策。
风险管理方面,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可以对基金经理行为进行更细致的画像,深入分析投资收益来源,并在组合风险管理和交易头寸管理方面实现风险预警,有效提升基金运作合规能力。
博时基金为了推动全体员工学AI、用AI,提升全员工作效率,还举办了博时AI月系列讲座、“人人都是AI大师”Prompt挑战赛等活动,推动公司AI技术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
从2009年的指数量化团队到如今的科技投研尖兵,博时基金以“AI+投研”战略为翼,从智能系统提效到风险精准管控,从全员AI学习到技术落地应用,这支既懂产业投资又善用数字工具的队伍,正为科创投资注入更坚实的底气。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521)$$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C(OTCFUND|019858)$$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2726)$
博时科创100ETF成立于2023年09月06日,唐屹兵任职日期相同。2023-2024年年度收益率为:-2.71%、-8.0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85%、-8.56%。
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成立于2024年12月31日,李庆阳任职日期相同。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二季度基金收益率为17.0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54%。
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成立于2024年08月08日,李庆阳任职日期相同。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二季度基金收益率为62.1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6.22%。
#华为十大预测:算力将暴增10万倍##机器人迎新催化:马斯克将开专题会##金价狂飙破3700!机构:5000美元##存储芯片掀涨价潮!投资机会几何?##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