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港股通科技吗# #你看好港股通科技吗#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我坚定看好港股通科技板块的未来表现,这一判断源于宏观政策、产业趋势与资金流动的三重利好共振,而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正是把握这一机遇的优质工具。
宏观流动性宽松为板块注入强劲动能。2025年9月美联储启动预防式降息,市场预期年内累计降息幅度将达50-75基点,历史数据显示此类周期中港股科技股平均涨幅达31.7% 。美元走弱缓解了港币汇率压力,香港金管局流动性抽水操作减少,同时中美利差收窄推动外资回流,EPFR数据显示8月以来主动外资已实现2024年"924"政策后首次长线资金回流 。国内政策同步发力,下半年MLF利率预计下调10-15基点,形成中美协同宽松格局,为港股科技估值修复提供了坚实基础。
产业变革与政策支持重塑板块成长逻辑。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AI定位核心引擎,推动阿里、腾讯等龙头企业AI相关收入连续8季度三位数增长 。香港《施政报告》推出的"科企专线"与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政策,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板块流动性。更关键的是,港股通科技正从传统互联网估值体系向"AI赋能+硬件自主"的新估值锚切换,半导体、AI硬件等硬科技领域成为增长新引擎,中芯国际港股通持股市值占比已达39.33%,印证了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价值 。
资金"双引擎"与估值洼地形成配置窗口。2025年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科技板块超3600亿港元,同比大增4倍,与外资形成同步流入态势,1-8月累计净流入达9790亿港元,内地资金定价权增强有效对冲了外资波动风险 。高盛数据显示,主动外资8月净增持中国科技股4.77亿美元,但对阿里、腾讯的配置比例仍低于历史均值6.1个百分点,增配空间显著。估值层面,截至2025年9月,相关指数动态市盈率24.2倍,处于近十年35%分位,显著低于美股纳斯达克(38倍)及A股创业板(45倍),而2025年预计净利润增速达99.44%,低估值与高增长形成鲜明反差 。
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的产品设计精准适配板块机遇。其跟踪的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互联网(40%)、半导体(30%)、创新药(20%)等赛道,前十大重仓股含小米、腾讯、比亚迪等龙头,合计权重69.46%,相较恒生科技指数增加了创新药与智能汽车覆盖,规避了单一行业风险 。指数单只成分股权重上限15%的设计,能更充分捕捉龙头增长动能,2025年涨幅已达52.27%。基金采用发起式运作,管理人以自有资金参与,C类份额免申购费,持有满7天免赎回费,综合费率仅0.9%,且年化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兼顾成本与效率。
短期市场波动不改长期趋势,10月13日港股通恒生科技ETF单日获1亿资金涌入的现象,已释放出资金对板块价值的认可。在政策、产业、资金的多重支撑下,港股通科技板块的估值修复与成长红利值得期待,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无疑是普通投资者把握这一机遇的高效选择。@兴银基金



$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