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港股通科技吗# $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科技重估浪潮下,兴银港股通科技联接C如何把握机遇?
在2025年宏观环境与产业变革交织的市场中,港股通科技板块正迎来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的双重催化,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23506)作为精准追踪板块机遇的工具型产品,其投资价值正随着板块共振效应的显现而不断提升。深入剖析板块逻辑与产品优势,方能看清这波科技浪潮中的投资脉络。
港股通科技板块的核心吸引力源于估值、产业、资金、政策的"四维共振"格局。从估值维度看,经历前期调整后,板块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市盈率仅22.19倍,处于基期以来36.63%的分位,横向对比纳斯达克指数42.97倍、创业板指43.01倍的估值水平,在全球科技资产中具备显著性价比优势 。这种估值洼地效应,为板块提供了坚实的安全边际。
产业层面,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为港股科技注入了全新增长动能。港股市场聚集的腾讯、阿里、小米、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全面覆盖AI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应用落地等关键环节,形成完整产业生态。2025年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在AI领域的资本开支将达320亿美元,百度昆仑部门斩获十亿级AI服务器订单,腾讯Hunyuan模型持续赋能业务,科技巨头正从概念探索转向营收转化,推动行业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今年一季度港股科技股盈利同比翻倍增长,二季度仍保持50-60%的增速,业绩兑现能力得到市场验证。
资金与政策的双重加持更让板块活力持续释放。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已超1.17万亿港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同时外资在美联储降息背景下也加速回流中国科技资产,内外资金形成合力布局态势 。政策端,"港股通扩容 科企专线"等制度利好密集出台,降低了投资门槛,畅通了资金渠道,同时更多生物科技、AI软件等领域独角兽排队赴港上市,持续优化板块生态结构 。
面对板块机遇,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凭借多重优势成为普通投资者的优选工具。其跟踪的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精选50只港股通标的中市值大、研发强、营收增速快的科技企业,十大权重股涵盖腾讯、阿里、中芯国际等核心龙头,实现了对AI、半导体、消费电子等关键赛道的全面覆盖 。与其他同类指数相比,该指数聚焦TMT核心领域,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等子行业权重高达80%,真正做到"科技就是主角",在市场回暖时能展现出更强的上涨弹性。
产品设计上,该基金充分考虑了普通投资者的实际需求。作为C类联接基金,其零申购费、持有满7天零赎回费的费率结构,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适配定投与波段操作等多种投资策略 。同时,依托港股通机制,基金无需面临QDII额度限制,且可通过天天基金等平台便捷申购,解决了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港股市场的诸多不便。
基金管理能力更添投资底气。产品由刘帆、林学晨两位具备深厚指数与量化投资背景的基金经理联合管理,凭借对科技板块的深刻理解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平衡跟踪误差与调仓成本之间实现精准把控 。兴银基金成熟稳定的投研体系,为基金在港股高波动市场环境中提供了稳健运作的有力支撑,其管理的指数型产品过往表现出"稳中有进"的风格优势 。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科技板块高弹性特征显著,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近1年涨幅超52%,但年化波动率也达44%,短期可能受关税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出现震荡。对此,投资者可采用定投方式摊低成本,或在回调10-15%时择机补仓,通过科学策略应对市场波动。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正处于从估值修复到业绩兑现的完整轮动周期,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以精准的指数跟踪、亲民的产品设计、专业的管理能力,为投资者搭建了参与科技浪潮的便捷桥梁。对于看好科技产业长期发展、希望分享港股重估红利,但又缺乏选股能力与时间精力的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只基金无疑是把握时代机遇的优质选择。在科技重塑生产要素的历史进程中,提前布局方能抢占未来增长先机。@兴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