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红利与科技,该怎么选?》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围绕投资策略和市场分析展开。首先,基金经理黄飚以“好赛道、好公司、好估值”框架布局科技成长领域。然后,嘉宾分析了红利资产和黄金的投资价值,建议分批建仓以降低风险。随后,重点讨论了银行板块的低估值和高股息优势,适合长期持有;同时介绍了固收资产和哑铃策略的重要性。最后,嘉宾强调科技投资的长期视角,看好光刻机国产替代及消费升级机会,推荐相关基金产品。
1 黄飚聚焦科技成长投资。
金信基金小金介绍了基金经理黄飚的投资风格。黄飚采用“好赛道、好公司、好估值”框架,重点布局TMT、高端制造、医药生物等泛科技领域。他注重行业景气度和格局,挖掘高成长潜力且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黄飚拥有北大双学士和硕士学历,19年证券从业经验,对科技行业趋势有敏锐洞察力。
2 红利资产近期表现较好。
大壮分析了银行指数近期表现,指出10月9日以来连续上涨五天,涨幅较大。他认为红利资产在市场调整时防御属性凸显,近期表现与宏观经济层面和无风险利率有关。同时提到黄金价格近期上涨明显,从830涨至960、970。
3 黄金投资需谨慎分批建仓。
大壮分析了当前黄金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美联储降息预期等。他建议投资者考虑分批建仓黄金,而非一次性投入,以降低风险。同时,他提醒定投并不能规避资产本身的风险,并以半导体板块为例说明定投的逻辑是通过分散投资时间来平滑波动。
4 定投策略降低投资风险。
大壮通过举例说明定投策略的优势,即在价格下跌时加仓可以降低平均成本,行情回升时更容易回本和盈利。他提到分批建仓能减少组合波动,改善投资体验。此外,大壮分析了银行指数886052的估值水平,指出其市净率处于历史低位,未来可能有上涨空间。
5 银行板块适合长期布局。
大壮建议投资者关注银行板块,指出金信基金的智能中国2025混合产品在银行方向有所布局。他强调银行板块与科技成长板块的投资逻辑不同,银行更适合稳健投资,短期难以实现高收益。大壮提醒投资者对银行板块要有合理预期,设置适当的止盈点,并指出银行板块波动较小,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
6 银行板块投资需长期持有。
大壮分析了银行板块的特点,指出其波动较小,适合长期持有。他认为银行投资应从价值维度出发,关注低估高分红股票。相比之下,科技成长板块波动大,热点轮动快,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量化基金在市场震荡时值得关注,金信基金旗下有相关产品。他建议普通投资者选择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股,而非追逐短期热点。
7 银行股估值低,配置性价比高。
大壮分析了银行股的特点,指出其波动较小,多数时间表现平淡,不被投资者青睐。但当前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净率不到1,市盈率7-8倍,股息率4.11%,相比市场具有吸引力。在低利率环境下,存款和理财收益率均较低,银行股的股息率显得更具配置价值。
8 固收资产适合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大壮分析了固收资产对不同风险投资者的适用性。低风险投资者可将固收作为主要配置,而高风险投资者可将其作为组合的压舱石以分散风险。他还提到当前市场环境下,银行和高股息资产因避险情绪和政策支持值得关注,并介绍了金信基金的相关产品,如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基金和哑铃策略配置。
9 建议采用哑铃策略配置资产。
大壮建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采用哑铃策略,即同时配置科技和红利资产,以降低组合波动。他指出科技和红利资产通常呈现负相关性,能起到稳定器作用。以1万元为例,同时配置科技和银行资产可减少波动幅度。此外,大壮认为银行股目前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具备配置价值。他提到银行板块行情从2022年10月开始,持续时间不算长,仍有上涨空间。最后强调无风险利率中枢下行是核心逻辑。
10 金融资产稀缺性加剧,银行股吸引力提升。
大壮指出,在当前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无风险利率下行导致高收益优质资产日渐稀缺。银行理财产品和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使得股息率超过4%的银行股成为稳健投资者的关注焦点。此外,科技板块近期调整受到关税因素和三季报不确定性的影响,但市场表现相对理性,投资者对科技成长股的投资情绪仍然高涨。
11 科技投资需保持耐心。
大壮分析了当前市场的活跃成交和结构性机会,指出科技行业虽有泡沫但仍处于上行周期。他强调了科技投资的长期视角,建议避免频繁追涨杀跌和赛道切换。以大半导体国产替代为例,他认为理解行业逻辑并有耐心跟踪是关键,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但中长期趋势不变。
12 看好光刻机国产替代和科技投资。
大壮表示从2022年开始关注国产替代,特别是光刻机领域,目前国产渗透率不足1%,长期逻辑明确。他认为科技方向如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具有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坚持信仰并在理解范围内布局。此外,他看好四季度服务性消费和新消费,认为旅游等能带动多领域消费。
13 大壮介绍消费升级和科技投资机会。
大壮分析了当前消费形态的变化,包括旅游出行、新消费和科技相关消费。他建议关注金信消费升级股票基金和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基金。大壮还提到科技与红利的配置策略,认为短期看好科技加红利的组合,能提高投资体验。他推荐了金信周期价值混合基金,该基金均衡配置多个行业,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和医药生物等。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