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沪指突破3900点,后续调整中如何破局?》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围绕科技股投资框架展开,强调“好赛道、好公司、好估值”策略。嘉宾分析了半导体、锂电池等板块调整,建议长期布局,避免频繁操作。红利资产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表现稳健,科技成长板块波动较大但潜力大。AI技术发展迅猛,硬件和应用是重点。固态电池产业化加快,预计2027年量产。医药板块中长期看好,建议分批建仓、均衡配置。整体推荐红利加科技的哑铃策略,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市场活跃下,均衡配置更有助于降低波动。
1 黄飚分享科技股投资框架。
黄飚采用"好赛道、好公司、好估值"的投资框架,关注高景气行业和行业格局,重点布局TMT、高端制造等领域。他注重挖掘成长潜力强、估值合理的优质科技公司,这一思路源于他19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和北大复合学术背景。
2 市场调整下的基金投资策略。
大壮分析了近期市场走势,认为半导体、锂电池等板块的调整是正常现象。他指出短期波动难以预测,建议投资者关注长期布局,提醒基金投资有风险,需根据个人情况审慎决策。市场热点轮动较快,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涨跌,避免频繁操作。
3 红利资产长期具备吸引力。
大壮分析了当前市场红利资产的表现和吸引力。他指出,无风险利率中枢下移使传统配置资产吸引力减弱,而红利资产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市场调整时具备避险属性。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指数在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期间涨幅超过50%,长期表现稳健。相比之下,科技成长等行业轮动较快,波动性更大。近期红利资产调整主要源于前期较快上涨后的正常回调。
4 探讨科技成长与红利投资机会。
大壮分析了科技成长板块的高波动特性,指出其高收益潜力但风险较大。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他建议关注红利相关投资机会,波动较小但稳定。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基金聚焦智慧金融等智能化领域龙头。他还讨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如芯片采购协议和英伟达创新高,认为AI浪潮下新应用和硬件是焦点。
5 AI与科技是未来投资主线。
大壮分析了AI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及其在各行业的渗透,强调AI硬件、算力芯片和智能终端设备的重要性。他指出港股和A股中科技企业聚焦于AI应用开发,并提出AI加可能像互联网加一样改变行业。此外,他讨论了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国产替代,特别是光刻机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固态电池和核聚变等新兴科技领域的突破。
6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快。
大壮指出固态电池产业进程近期明显加快,多家电池巨头已建成或计划建设中试线,预计2027年前后实现规模化量产。他认为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和高续航将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值得未来关注。
7 避免追求完美买卖点,分批建仓更稳妥。
大壮指出当前市场情绪较好,但投资者不应追求完美买卖点,因为高低点难以预测。他以光模块指数为例,说明短期波动剧烈,普通投资者难以精准把握。他建议不要频繁追热点,看好方向可分批建仓,避免满仓操作。
8 市场活跃下均衡配置更优。
大壮分析了当前市场成交活跃、流动性宽裕的背景,指出结构性机会存在但不建议追求完美买卖点。他强调均衡配置的重要性,特别是科技与红利的负相关性,能降低波动提升投资体验。单调某一方向可能影响判断,均衡配置有助于长期持有。他推荐红利加科技的哑铃策略,但也提醒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配置。
9 看好哑银策略和人工智能加。
大壮建议匹配风险资产配置,推荐固收、货币基金和短期看好的哑银策略。他提及银行红利方向和科技配置的组合策略,并反对频繁追涨杀跌。未来,他看好人工智能加的发展,包括政策推动和应用普及,以及云厂商资本开支和国产替代进程。他还提到反对卷政策端的机会。人工智能加的方向包括TMT、高端制造和新硬件等,相关产品关注半导体封装、机器人和医药器械等领域。
10 医药板块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大壮分析了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包括国内老龄化加深和海外BD交易增长。他指出政策面集采态度趋于温和,医药板块估值具备性价比。虽然短期受市场热点影响承压,但中长期仍值得关注。他建议投资者分批建仓、均衡配置,并介绍了金信基金旗下多只行业主题基金和均衡配置产品。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