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由中国机器人网与上海汽车会展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暨智能机器人与未来科技展”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大会以“人机共融 智造未来”为主题,汇聚行业顶尖力量,特邀国内权威院士专家、高校学术泰斗、头部企业高层精英、资深投资机构代表以及相关行业领导,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沿趋势,热点问题以及关键难点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共话行业发展、共谋发力方向。
前沿产品与技术展示精彩纷呈。大会同期举办的智能机器人与未来科技展是一场视觉与科技的盛宴。参展商达100家,宇树科技等企业纷纷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如宇树科技带来人形智能体G1、全球首款实现原地后空翻的电驱人形机器人H1以及面向电力巡检、消防救援等行业应用的四足机器人B2等产品,充分展现了最新的运动控制技术,也体现了机器人在特殊领域的应用潜力。同时,多家企业展示的高精度减速器、智能仿生手等核心零部件,这些技术的突破为人形机器人性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另外,2025人形机器人拳王争霸赛和人形机器人足球表演赛将大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在拳王争霸赛中,4米乘以4米的拳台上,机器人拳手们展示出力量与速度,背后是各家公司在多模态融合算法、运动控制、视觉、感知等技术上的突破。足球表演赛里,机器人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传球、过人等动作,展现出良好的协调性。
工业场景将是人形机器人下一个重要应用。乐聚创始人表示,人形机器人当前阶段要考虑行业泡沫问题,一切要以商业化闭环为准。他认为必须思考人形机器人的实际用途和价值创造点,否则到今年年底,人形机器人或整个机器智能行业可能会进入冷静期。哈工大赵杰则判断,服务市场容易饱和,工业场景将是下一个重要应用方向,目前虽已有机器人进入工厂,但距离真正广泛应用还有距离 。家庭场景方面,家庭服务可能最先实现,但距离真正能做家务、养老助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产学研协同推动关键技术加速演进。本次在产品研发讨论中,专家们聚焦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强调软硬一体化的产业链架构。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指出,机器人不应一味复制人,而是要拓展人的能力。当下人工智能发展推动了机器人产业链的延展,从原来的“老三样”——减速器、电机、控制器,进化到了“新三样”——传感器、高算力芯片加上智能终端,以及“软三样”——操作系统、模型和数据,这构成了未来机器人的产业链架构。产学研协同也是大会的重要议题,期望通过联合研究项目、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推动关键技术加速演进、应用场景加快完善,解决设计能力薄弱、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足等问题。
看好相关机会,如何布局?
在外部贸易冲突加剧与国内重视全要素生产力提升的背景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未来科技产业值得关注。具体地,创业板、科创板或是值得重视的标的。其中,创业板50指数作为A股核心宽基,集中了创业板市场内知名度高、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家企业,新经济龙头属性突出。而科创板100指数是科创板中一只中大盘风格指数,成分股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企业普遍具有较高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壁垒。看好A股科技行业的投资者可以关注上述指数相关产品,把握科技板块高弹性机遇。
数据来源:wind
风险提示:相关个股仅供说明市场情况,不代表公司持有或承诺持有任何相关股票,也不构成行业或个股推荐,投资需谨慎。本文观点仅代表当下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详见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充分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进行投资,欲知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相匹配的情况可向销售机构处获得协助支持。
#人形机器人板块大涨,产业前景被认可?#
#财富先锋俱乐部#
$交银创业板50指数A(OTCFUND|007464)$
$交银创业板50指数C(OTCFUND|007465)$
$交银上证科创板100指数A(OTCFUND|023050)$
$交银上证科创板100指数C(OTCFUND|023051)$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A(OTCFUND|164906)$
$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LOF)C(OTCFUND|013945)$
$交银科技创新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519767)$
$交银启衡混合C(OTCFUND|016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