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季度版本答案# 2025年四季度,科技自立自强成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主线,而半导体芯片作为“工业粮食”和科技制高点的核心载体,在“十五五”规划的战略赋能下,正迎来政策与市场共振的黄金发展期。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 (基金代码:022726)凭借其精准跟踪科创芯片赛道、低门槛参与的产品特性,成为把握本轮主线行情的优质工具。本文将从战略逻辑、产品特性、市场机遇及配置策略四大维度,深度拆解其四季度投资价值。
半导体芯片成为四季度主线行情,核心支撑源于“十五五”规划的顶层设计与产业突破的双重驱动。2025年10月,中央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标志着芯片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核心层面。不同于以往的单点支持,此次政策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创新机制,统筹产学研用力量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动国产化从“可用”向“好用”升级。
资金与需求端的双重加码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景气度。总规模344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落地,叠加最高30%的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形成多元资金支持体系;国企央企70%的国产设备采购比例要求,以及首台套应用保险机制,打通了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通道。同时,AI算力、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万亿级芯片应用需求,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关键的产品验证与迭代机会,形成“政策+资金+需求”的三重共振。
作为被动型投资工具,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联接C的产品设计精准匹配了芯片赛道的投资需求。该基金以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90%的比例投资于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通过间接跟踪标的指数,完整覆盖科创板上市的芯片全产业链优质企业,避免了单一企业的经营风险。从业绩表现来看,基金长期收益亮眼,近12个月涨幅达56.90%,近6个月和近3个月涨幅分别为46.68%和41.44%,充分捕捉了产业成长红利。
产品的灵活性与低费率特性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布局。作为C类份额,该基金免申购费,持有满7天免赎回费,有效降低了波段操作和定投的交易成本;1元起投的低门槛,让投资者无需大额资金即可参与科创板芯片赛道,打破了优质科技资产的投资壁垒。基金采用被动跟踪策略,紧密贴合指数走势,既规避了主动管理基金的选股风险,又能完整享受产业整体上涨的贝塔收益,尤其适合把握趋势性行情的投资者。
当前市场调整为四季度布局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截至11月初,基金近1个月出现6.46%的波动调整,短期估值压力得到部分释放,而市场普遍预期调整有望在11月中旬前后结束,新一轮行情正蓄势待发。从产业基本面来看,芯片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成熟制程国产化率向60%冲刺,先进制程实现技术突破,设备材料领域国产化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后摩尔时代新赛道的换道超车机遇,产业成长逻辑并未改变。
从资产配置角度,芯片板块与传统周期、消费板块相关性较低,在“十五五”科技主线明确的背景下,将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联接C纳入组合,既能把握结构性行情机会,又能分散整体投资风险。建议投资者采用“定投+逢低加仓”的策略:通过定投平滑短期波动,在基金净值回调超过10%时适度加仓,逐步提升配置比例;同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将芯片类基金仓位控制在总资产的15%-25%,避免单一赛道波动带来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半导体芯片属于高研发投入、高技术壁垒的中高风险板块,行业波动幅度较大,政策落地进度、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等因素可能导致板块回调。但长期来看,在国家战略持续加码、国产化替代纵深推进、下游需求持续扩张的三重逻辑支撑下,芯片产业的成长确定性较强。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联接C通过精准跟踪指数、低费率、高便捷性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产业成长的最优路径之一。
四季度是布局全年科技行情的关键节点,“十五五”规划的战略红利正逐步释放,半导体芯片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赛道,主线地位愈发稳固。$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 凭借其清晰的产品定位、优异的长期表现和灵活的交易机制,成为普通投资者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的理想工具。在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不妨以长期视角布局,通过科学的配置策略,在芯片国产化的浪潮中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博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