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1-20 15:16:53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富国观市 | “春季躁动”渐近

周市场主要股指集体收涨,其中小盘、成长风格保持强势,社会服务、TMT领涨,而随着风险偏好回升,红利板块涨幅靠后。本周公布的2024年经济数据向好,同时地方两会开始密集召开,2025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整体偏积极,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但在特朗普上台前夕和增量政策未落定之前,目前市场仍是多空拉锯。不过,随着全国两会渐行渐近和特朗普就任后施政方案的落地,政策窗口期的市场交投情绪会逐渐升温,“春季躁动”行情渐近,后续需关注增量政策的跟进及经济数据对基本面修复的验证。

在“924”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带动下,2024国内经济实现了预期目标,提振投资者信心。本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4季度及12月经济数据。2024年我国实际GDP增长5.0%,实现了年初制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四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5.3%、4.7%、4.6%、5.4%,呈现V型态势,主要受“924”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带动。从月度数据来看,12月宏观经济呈现“供需两升”的格局。供给端看,改善较为明显,需求端看,外需贡献较多增量,内需小幅改善。此外货币政策亦取得了较好成效,金融总量合理增长。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都高于名义经济增速。整体来看,稳增长政策带动经济动能企稳回升,提振了市场信心。不过,在经济增长提速之下,物价水平仍在低位,并且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消费和投资各有薄弱环节,当前贡献较多增量的外需未来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稳增长政策发力呵护经济增长动能的诉求依然较强。

美国通胀数据不及预期,海外紧缩预期缓解,关注特朗普正式就职后的政策落地。近一个月以来,在12月FOMC会议后,鹰派情绪与通胀叙事持续。市场和美联储“达成共识”,提前定价特朗普贸易关税下通胀抬升的预期,甚至定价再通胀担忧下的加息风险,叠加美股就业市场等经济数据韧性的支撑,上周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10,10Y美债利率则逼近4.8%,全球流动性快速收紧。但本周公布数据显示,12月美国通胀数据和零售销售数据不及预期,尤其是核心通胀回落,缓解了市场对再通胀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边际紧缩的担忧。美联储理事沃勒周四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未来的通胀数据与去年12月的积极报告一致,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进一步降息,且比投资者目前预期的时间更早,不完全排除3月降息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本周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有所下行,减轻了风险资产的压力。向后看,随着特朗普将正式就任,资产价格或将随着其在竞选期间承诺的各项政策的兑现情况,呈现波动加剧,“特朗普冲击”仍是近期市场重点关注的方向。

政策牵引下,A股“春季躁动”行情渐行渐近。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截至1月18日,北京、上海、广东等19个地区召开了地方两会,其中多数地方预期目标为5%或5.5%左右,目标设定整体偏积极。从中央层面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政策刺激规模多大,仍留给3月全国两会揭晓,两会前政策预期会不断发酵和演绎。同时,在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政策定调下,宏观流动性环境有望维持偏松状态,一季度也存在降准降息落地的窗口期。此外,随着特朗普正式就职,外部环境届时有望更加清晰,国内政策有望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灵活应对。从资本市场政策看,中国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把“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放在2025年五大工作的首位,指出“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住股市的重要要求”,资本市场政策的积极态度也使得市场预期得到稳定。

行业配置而言,在盈利、利率和政策的三方“角力”下,重点关注:1)景气成长:在全球正值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和复杂国际局势的背景下,AI+和国产替代仍是主题投资的重要方向。2)政策受益:“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有望带动相关政策受益方向的投资价值抬升。3)红利资产:调整过后配置性价比再度凸显,仍是低利率时代的核心底仓选择。

目录

  1 、市场展望探讨

  2 、行业配置思路

  3、本周市场回顾

(1)市场行情回顾

(2)市场情绪监测

(3)估值与盈利预测

  4、下周宏观事件关注

Part 1 

市场展望探讨

周市场主要股指集体收涨,其中小盘、成长风格保持强势,社会服务、TMT领涨,而随着风险偏好回升,红利板块涨幅靠后。本周公布的2024年经济数据向好,同时地方两会开始密集召开,2025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整体偏积极,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但在特朗普上台前夕和增量政策未落定之前,目前市场仍是多空拉锯。不过,随着全国两会渐行渐近和特朗普就任后施政方案的落地,政策窗口期的市场交投情绪会逐渐升温,“春季躁动”行情渐近,后续需关注增量政策的跟进及经济数据对基本面修复的验证。

在“924”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带动下,2024国内经济实现了预期目标,提振投资者信心。本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4季度及12月经济数据。2024年我国实际GDP增长5.0%,实现了年初制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四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5.3%、4.7%、4.6%、5.4%,呈现V型态势,主要受“924”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带动。从月度数据来看,12月宏观经济呈现“供需两升”的格局。供给端看,改善较为明显,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较上月拉升0.8pct。值得注意的是,出货值同比名义增长8.8%,说明供给加速或由“抢出口”引发。需求端看,外需贡献较多增量,内需小幅改善。从外需来看,12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10.7%,增速较上月提高4.0pct,呈现一定的“抢出口”特征。往前看,尽管特朗普尚未上台,但已威胁要对我国加征关税,后续出口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从内需(消费)来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较上月提升0.7pct,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家电(同比增长39.3%)和家具(同比增长8.8%)的拉动较大。从内需(投资)来看,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较1-11月低0.1pct。其中,房地产仍是主要拖累其销售虽然有所回暖,但向投资转化并不通畅。此外货币政策亦取得了较好成效,金融总量合理增长。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7.6%,都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整体来看,稳增长政策带动经济动能企稳回升。不过,在经济增长提速之下,物价水平仍在低位,并且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消费和投资各有薄弱环节,当前贡献较多增量的外需未来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稳增长政策发力呵护经济增长动能的诉求依然较强。

美国通胀数据不及预期,海外紧缩预期缓解,关注特朗普正式就职后的政策落地。近一个月以来,在12月FOMC会议后,鹰派情绪与通胀叙事持续。市场和美联储“达成共识”,提前定价特朗普贸易关税下通胀抬升的预期,甚至定价再通胀担忧下的加息风险,叠加美股就业市场等经济数据韧性的支撑,上周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10,10Y美债利率则逼近4.8%,全球流动性快速收紧。但本周二公布数据显示,12月美国PPI同比上涨3.3%,环比上涨0.2%;核心PPI同比上涨3.5%,环比持平,表现均不及预期。本周三公布数据显示,12月美国CPI同比增加2.9%,环比0.4%;核心CPI同比增加3.2%,环比0.2%,同环比表现符合或不及市场预期。本周四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2月零售销售环比回落至0.4%,亦显著低于预期的0.6%。12月美国通胀数据和零售销售数据不及预期,尤其是核心通胀回落,缓解了市场对再通胀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边际紧缩的担忧。美联储理事沃勒周四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未来的通胀数据与去年12月的积极报告一致,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进一步降息,且比投资者目前预期的时间更早,不完全排除3月降息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本周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有所下行,减轻了风险资产的压力。向后看,随着特朗普于1月20日正式就任,资产价格或将随着其在竞选期间承诺的各项政策的兑现情况,呈现波动加剧,“特朗普冲击”仍是近期市场重点关注的方向。

政策牵引下,A股“春季躁动”行情渐行渐近。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截至1月18日,北京、上海、广东等19个地区召开了地方两会,其中多数地方预期目标为5%或5.5%左右,目标设定整体偏积极。

从中央层面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政策刺激规模多大,仍留给3月全国两会揭晓,两会前政策预期会不断发酵和演绎。同时,在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政策定调下,宏观流动性环境有望维持偏松状态,一季度也存在降准降息落地的窗口期。此外,随着特朗普正式就职,外部环境届时有望更加清晰,国内政策有望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灵活应对。

从资本市场政策看,中国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2025年五大工作,并把“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放在首位,包括“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住股市的重要要求,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测监管,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更好发挥2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用,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及时回应市场关切,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央行有关负责人在本周二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亦表示,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过1000亿元,金融机构已经和超过700家上市公司或者是主要股东签订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人民银行将根据前期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增加投资。资本市场政策的积极态度也使得市场预期得到稳定。

Part 2

行业配置思路

行业配置而言,在盈利、利率和政策的三方“角力”下,重点关注:1)景气成长:在全球正值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和复杂国际局势的背景下,AI+和国产替代仍是主题投资的重要方向。2)政策受益:“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有望带动相关政策受益方向的投资价值抬升。3)红利资产:调整过后配置性价比再度凸显,仍是低利率时代的核心底仓选择。

景气成长:受益于全球科技创新浪潮和国产替代演绎的科技成长

国内视角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位列今年重点工作的第二位,预计聚焦“高端制造+科技”的新质生产力会受到政策的持续倾斜,近期各地政府在工作报告里所规划的产业政策,充分体现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其中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以及量子科技等领域被频繁提及。全球视角下,端侧AI是未来规模化扩展及应用落地的重点,折叠屏产品、AI手机、AI PC及AI眼镜等产品也有望给产业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全球正值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和复杂国际局势的背景下,AI+和国产替代仍是主题投资的重要方向。

政策受益:“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有望带动政策受益方向的投资价值抬升

随着特朗普1月20日正式就任,出口链或受潜在关税扰动;叠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扩内需政策加码既是主观意愿,也是客观要求。其中中央财政支持“两重两新”是扩内需发力的政策重点,近期2025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汽车、家电、家居、消费电子等领域或将显著受益。此外,从已公布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也纷纷着重强调扩大内需,如上海把大力提振消费置于2025年重点工作首位,计划举办“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等重大促消费活动,积极发展线上演播等新业态,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也有望促进相关行业或板块的估值抬升。

红利资产:低利率时代的核心底仓选择

近期红利资产调整过后,筹码结构更加健康,配置性价比再度凸显。此外,近期分红手续费调降、市值管理等资本市场政策相继落地,政策引导下上市公司分红意愿、频次有望持续提升,进一步夯实红利资产的吸引力。中长期看,随着利率中枢的持续下行,红利资产的股息率优势继续凸显,是值得投资者长期重视的配置方向。当前重点关注国有大行、电力、铁路公路、运营商等垄断型红利。

Part 3

上周市场回顾

(1)市场行情回顾

近一周,上证指数上涨2.31%,创业板指上涨4.66%,沪深300上涨2.14%,中证500上涨4.06%,中证A50上涨1.89%,科创50上涨1.61%。风格上,成长、周期表现相对较好,稳定、消费表现较差。从申万一级行业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社会服务(6.39%)、传媒(6.16%)、计算机(6.14%)、通信(6.13%)、机械设备(5.37%);表现相对靠后的是家用电器(0.03%)、银行(1.31%)、公用事业(1.36%)、煤炭(1.64%)、食品饮料(2.10%)。

周市场主要股指集体收涨,其中小盘、成长风格保持强势,社会服务、TMT领涨,而随着风险偏好回升,红利板块涨幅靠后。从Wind热门概念板块来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宠物经济(11.72%)、光芯片(10.77%)、光模块(CPO)(10.48%)、网红经济(10.30%)、减速器(9.85%);表现相对靠后的是小红书平台(-0.96%)、央企银行(-0.83%)、汇金持股(-0.09%)、GPU(0.35%)、仿制药(0.40%)。

(2)市场情绪监测

周市场略有放量,交投情绪有所回暖。本周全A日均成交额较上周放量587亿元至12008亿元。短期情绪指标看,本周日度换手率均值从上周的1.49%下降至1.48%,融资交易占比从上周的8.27%上升至9.02%(截至周四)。长期情绪指标看,本周股权风险溢价从上周的4.08%下降至3.90%,处于2010年以来88.32%的分位水平。

(3)估值与盈利预测

估值方面,主要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估值集体扩张。从主要宽基指数看,创业板指、中证500估值扩张幅度靠前,市盈率涨幅在4%左右,其他宽基指数估值也普遍扩张。从行业指数看,31个申万一级行业有30个行业实现估值扩张,其中市盈率涨幅靠前的是社会服务(6.63%)、计算机(6.20%)、传媒(6.13%);市盈率跌幅靠前的是家用电器(0.00%)、环保(1.18%)、公用事业(1.35%)。

盈利预测方面,本周多数行业下调盈利预期。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6个上调盈利预期,其中盈利预期上调靠前的行业有农林牧渔(0.11%)、社会服务(0.10%)、基础化工(0.05%);盈利预期下调靠前的行业有商贸零售(-0.71%)、建筑材料(-0.28%)、国防军工(-0.17%)。

Part 4

本周宏观事件关注

$富国上证指数ETF联接C(OTCFUND|013286)$

$富国中证消费50ETF联接C(OTCFUND|008976)$

$富国中证芯片产业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777)$

$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0110)$

#AH股高开,创业板、恒科指涨2%##半导体芯片走强 还能上车吗?##小红书国际版登顶美国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银行板块大涨,投资机会来临?##1月你有哪些操作计划?#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