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1.10-11.14)市场走得挺分化,沪指在4000点附近来回拉锯。科技板块延续调整,算力相关的品种回调不少;消费板块倒是挺亮眼,主要是10月物价数据回暖,加上市场对后续政策有期待;周期板块虽然波动大,但整体是正收益;地产数据虽然还没起色,但政策预期好转,地产股也跟着修复了一波。
最近顺周期板块表现确实强势,尤其是资源品方向,不管是工业金属还是稀有金属,都有资金在持续关注。我觉得这背后不是偶然,而是有深层逻辑支撑的。
从政策面看,从去年7月提出"防止内卷式竞争",到今年3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系列动作其实释放了很明确的信号。现在政策和流动性环境都比较友好,资源品作为顺周期的重要抓手,配置价值确实在提升。
具体来看,我认为有几个逻辑值得关注:
首先是反内卷推动行业格局优化。今年7月以来,相关政策落地速度在加快,这可能会推动国内进入新一轮再通胀周期。对上游资源品企业来说,行业竞争环境改善,盈利韧性会更强,业绩有望逐步好转。
其次是中长期的货币属性支撑。大家都知道美联储已经进入降息周期,美元走弱是大趋势。这种情况下,以铜、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价格容易获得长期支撑。特别是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抗通胀工具,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配置需求会上升。
第三是工业金属需求迎来多重利好。AI领域的资本开支增长很快,这会直接拉动电子和电力材料需求,锡、锂、铜、铝这些金属都会受益。同时,美国降息会刺激经济,加上他们搞制造业回流,中国这边又在推进新质生产力改革,几方面因素叠加,对这些资源品的需求是实打实的提振。
还有就是稀有金属的战略价值在提升。现在逆全球化趋势下,锡、钨、锑、稀土这些稀有金属越来越重要。制造业升级带来的科技和高端装备竞争,会推高对稀有金属的需求。而且国家层面的战略收储意愿也在增强。再加上这些资源分布不均,开采和贸易壁垒越来越高,价格上涨的潜力不小。
资源品的行情从来不是单一品种的行情,而是整个板块的集团军作战。现在看,宏观因素、货币逻辑、供需格局都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整个资源板块可能正处于系统性机会中。 这种时候,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比如南方周期优选混合发起(A类 $南方周期优选混合发起A(OTCFUND|021711)$/C类 $南方周期优选混合发起C(OTCFUND|021712)$),这只产品的配置思路我比较认同:不赌单一品种,而是把传统工业金属(像铜、铝)、战略资源(像黄金、稀土)、新能源材料(像锂、钴)都纳入组合,形成"防御+进攻"的布局。从业绩看,近1月涨了9.54%,近三月24.05%,近6月56.68%,近1年54.78%,表现还是挺亮眼的。

如果想兼顾长期布局,$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35)$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股市长牛背景下,中证A500指数覆盖了更多中小企业,成长性好,这只基金紧密跟踪指数,手续费低,流动性也好,适合作为底仓配置。
整体来看,当前资源板块的机会值得重视,不管是短期弹性还是长期价值,都有看点。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通过相关基金参与,可能比直接炒股更稳妥。当然,投资有风险,选择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4000点 该恐高?还是怕踏空?##晒操作##11月基金投资策略##观点搭子团火热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