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风格轮动挺明显的,红利风格一下子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有分析指出,这背后有几个原因:一来,之前市场太追捧成长股了,现在价值和成长的收益差距在慢慢回归正常,红利类资产自然受益;二来,年底机构投资者为了平稳收益,往往会调整持仓,偏向红利这种稳健风格;三来,一些险资因为会计准则变化,需要降低波动,可能也会转向红利资产。这些因素加起来,让红利策略的热度上来了。不过,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当红利成了共识,我们该怎么找到性价比高、基本面又扎实的投资方向?我觉得,港股通里的央企红利资产值得多看看。
说到港股通央企红利板块,就拿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来说,它在当前环境下有几个特点挺吸引人的。首先,股息率方面,截至2025年10月27日,这个指数的股息率是5.9%,比A股的主流红利指数比如中证红利的4.3%要高,也远超港股整体的2.9%。这说明它在分红回报上更有优势,对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来说是个亮点。其次,估值水平上,它的市盈率是9.1倍,市净率是0.9倍,比恒生综合指数的13.2倍和1.2倍低,跟A股的上证央企红利差不多,估值优势明显。在当前市场不确定性加大的时候,低估值往往能提供更好的安全垫。
再看成分结构,这个指数降低了金融和地产的权重,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通信、交通运输和煤炭这些周期性高分红行业,加起来占了77%左右。这种结构让它更偏向实体经济,减少了受政策波动的影响。有券商报告也提到,资源型红利品种占比较高,供需两端支撑强,长期看更稳健。最后,基本面方面,从2015年以来,这个指数成分股的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平均在12%左右,比港股整体4.7%的水平高出一大截,说明盈利成长性不错。现金流上,虽然2024年有所回落,但过去10年非金融成分股的自由现金流比例平均有31%,高于港股非金融企业的22%,这为持续分红打下了基础。
在我看来,这些特点不是孤立的,背后还有政策和资金的长期支持。比如,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央企在稳定增长中的作用可能被强化,加上港股通机制让资金流动更方便,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增量资金关注这个板块。从事件催化看,年底的财政政策和行业改革如果落地,可能进一步推高这些资产的吸引力。总的来说,港股通央企红利不仅静态数据好看,动态前景也值得期待,适合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作为防御和收益兼得的选项。
说到具体投资,我觉得$南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发起联接C(OTCFUND|021972)$是个不错的工具。它主要投资那些分红稳定的港股央企,既有低估值优势,又能应对市场波动,跟现在的风格挺匹配的。从业绩看,近1月涨了5.51%,近6月涨了16.63%,近1年涨了22.71%,今年以来收益16.38%,成立以来累计25.25%,表现稳健,适合通过基金布局。

如果想在A股红利板块找机会,南方基金的另一只产品——$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C(OTCFUND|008164)$也值得留意。它跟踪的是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选股逻辑很简单:从A股里挑50家股息率高、股价波动小的公司,然后按分红多少来定权重。说白了,就是谁分红多、分红稳,谁就占大头。同时,它对单只股票和行业都设了上限,个股不超过10%,行业不超过30%,这样能分散风险,避免过度集中。实际持仓覆盖了工业、消费、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既有大盘蓝筹,也有细分龙头,结构比较均衡,是抓A股红利机会的好帮手。
最后,在股市长期向好的背景下,如果想找一只优质的底仓基金,$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35)$可以关注。它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覆盖了A股中盘股的代表性公司,手续费低,流动性好,适合长期持有。作为组合的基石,它能帮你锁定市场整体增长的机会,尤其在经济复苏阶段,中盘股的弹性可能更大。简单来说,这只基金操作方便,成本低,是构建投资组合的不错选择。

#全球股市集体下跌 你怎么看?##工信部推动算力建设!算力股机会来了?##观点搭子团火热招募中!##谷歌推出Gemini 3 图像编程能力升级##科技小登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