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问科技股的朋友明显多了起来,其实只要看看港股美股的K线就明白——恒生科技指数今年涨了40%,纳斯达克100更夸张,直接飙到历史新高。这波行情不是瞎炒,背后是真金白银的业绩支撑:A股港股的科技公司三季度分红超千亿,英伟达单季度营收351亿美元,同比涨了94%,数据中心业务更是暴增112%。这种"业绩+资金"的双击,难怪连机构都开始加仓科技板块。
先说港股这边,现在的情况有点像2019年那波行情。外资从年初就开始扫货,港股通资金今年净流入已经破万亿港元,光三季度就买了3000多亿。为什么大家突然看好港股科技?核心还是估值便宜。现在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0倍,处于近五年10%的分位,比90%的时间都便宜;对比纳斯达克100的34倍市盈率,差不多低了40%。更重要的是业绩增速跟得上,机构预测成分股明年盈利增长28%,这种"低估值+高增长"的组合,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确实很有吸引力。
具体看标的,互联网龙头的回购潮最有说服力。腾讯今年已经回购了800亿,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3800亿搞AI基建,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不是作秀。政策面也在回暖,有机构分析后续财政政策可能重点支持科技创新,而不是传统基建,这对科技板块是直接利好。从技术面看,恒生科技指数从去年低点涨了50%,但成交量一直温和放大,没有出现急拉急跌,这种行情通常持续性比较好。
再看美股科技,英伟达的表现简直是现象级。年初股价50美元,现在已经145美元,市值增长近两倍。很多人担心涨太多了,但看看它的毛利率——73.5%,比茅台还高。更关键的是需求还在爆发,下一代Blackwell芯片性能比H100提升2.2倍,明年大概率又是个爆款。美联储的态度也很重要,9月已经降息50个基点,市场预计年底前还要降50个基点,这种宽松环境对科技股估值提升太关键了。
不过美股内部也有分化,苹果最近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但它靠的不是AI,而是iPhone17销量翻倍和服务业务增长15%。这种"硬件+服务"的模式虽然稳健,但和英伟达的AI逻辑完全不同。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纠结个股,不如直接买指数——纳斯达克100里面既有英伟达、微软这种AI龙头,也有苹果、谷歌这种消费电子巨头,相当于一键布局全球科技核心资产。
说到具体怎么布局,还是场外分撒布局更高,比如聚焦港股的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020989),前十大重仓股里腾讯、阿里、小米都有,基本上把国内互联网龙头打包了。相当于一键打包了中国最优质的科技公司,不用费心挑选个股,就能分享板块成长红利,非常适合普通投资者。
而针对美股科技股的布局,同一基金经理张其思管理的南方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C(016453),这个指数年初以来涨了20%,长期年化收益14%,比自己选股靠谱多了。这两个产品都是C类份额,持有超过7天免赎回费,适合做波段或者定投。
最后提一下A股配置,很多人忽略了中证A500这个指数。它覆盖的是A股中盘股,刚好填补沪深300和中证1000之间的空白。南方中证A500联接C(022435)跟踪这个指数,手续费低,流动性也好,今年以来涨了18%。在科技股行情主线之外,配置一部分这种宽基指数,可以平衡组合波动,作为底仓非常合适。

对明年的科技行情,我有三个判断:第一,AI硬件的需求还没到顶,英伟达的Blackwell芯片明年发布可能又是个催化剂;第二,美元贬值趋势不变,这对港股科技是持续利好;第三,国内政策可能会继续向科技倾斜,尤其是半导体和AI应用领域。当然风险也要注意,科技股波动大,最好不要一次性满仓,可以采取定投或者分批布局的方式。记住,真正的科技牛股都是慢慢涨起来的,耐心比什么都重要。#HBM4定价超预期!存储芯片迎超级周期# #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 $南方中证500ETF联接(LOF)A$ $南方中证500ETF联接(LOF)C$